五阴魔是指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之魔。在佛教中,“阴”有覆盖的意思,五阴覆盖清净真性,积聚生死苦果,因此被称为五阴魔。具体来说: 色阴:指一切色法,包括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以及色、声、香、味、触这五尘,都属于色法。色阴坚固妄想,会产生诸如身能出碍、内彻拾虫、精魄离合等种种境界...
五阴魔,五阴就是指的色、受、想、行、识,色就是一切色法,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乃至于色声香味触这五尘,都属于色法;受想行识这是心法。我们有了这个身体,就需要衣食住行,那么就会对环境有接受、领纳。这个受,有苦受和乐受、舍受之别,衣食住行让我们感到满意,这就是乐受;如果没有满足我们心里的愿望...
1.五阴魔 魔太多了,无量无边。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是五阴魔,五阴不在外面,是自己本身。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我们自己这个肉身是色身。自己这个色身是魔障,稍不谨慎,就受风寒,就得病,自己就受折磨之苦,五阴炽盛。“受”是自己的感受,这感受有“苦乐忧喜舍”的受。
意思为: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
五阴魔,五阴是什么呢?是色、受、想、行、识。色有十种魔、受有十种魔、想有十种魔、行有十种魔、识有十种魔,合起来就是五十种阴魔。修道的人必须对这五十种阴魔认识得清清楚楚的,如果不清楚这五十种阴魔,很容易就做了魔王的眷属。等做了魔王的眷属时,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做了魔王的眷属呢!还不得其要领,...
五阴魔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更多:https://www.bmcx.com/ 接口调用|联系我们
梁武帝把“磨”改成“魔”真的是办了坏事。道、魔拟人化都太不利于修行认知本源、太容易加深众生的迷信和恐惧了,去拟人化之后好多了。 18:14 阿弥陀佛 22:13总结 ps:读懂《楞严经》《法华经》《心经》《道德经》后对法式这段话理解会更准确,否则里面有几个点还是挺容易被人理解偏行偏了的。
第一类、五阴魔:什么是五阴魔?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自己的身心。有几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这个身心就是魔障?受、想、行、识是我们的妄心,不实之心,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就是魔境。修行修心,要把自己的心修正了,修清了。战胜自心,放下妄想贪著,走出魔境。第二类、烦恼魔:...
《楞严经》这部经典在佛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深入剖析了五阴魔邪的实质,教导我们如何照破五蕴皆空,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五阴,即色、受、想、行、识,是构成我们身心世界的基础。色阴上,淫色是生死的根本,而杀、盗、淫、妄则是地狱的根源。通过五阴照空,我们可以摆脱生死轮回,不再受三界之苦。《楞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