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当从供给侧着手,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使其从思政课的教学方法领域深入到教学内容领域。为此,教育者应从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话语、教学呈现等方面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方面,要辩证地对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传播策略。“00后”大学生群体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从少年时代...
云计算可以利用超强的计算能力,高效率地采集、处理和加工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生成的一些数据,测算出学生学习的程度以及与思政课设定目标的差距。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思政课教学的情境化,实现了从平面场景到立体叙事的转变,加强了思政课教...
高校应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及思政教育改革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鼓励思政教师积极上传思政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例如,高校可邀请校外思政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入校交流,与校内思政教师形成合力,就教学资源、教育平台版面设计、主题内容划分等展开积极讨论,共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并定期更新时政热点等平台...
在互联网+环境下,需要加强思政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因为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具备育人功能,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思政课程来发挥思想引导作用,而且需要专业课来增加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面对互联网+环境的多变性,只有让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做到协同创新,才能有效面对挑战。(三)丰富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 ...
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成了大势所趋,高校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分析网络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完善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丰富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提升网络思政教育队伍专业化素质;促进校园文化活动与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要在尊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工作内容、教育载体和互动机制,真正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增强理论自信。互联网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传播的有效手段,可实现从可读到可视、静态到动态、一维到多维的转变,特别是能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思政...
“互联网+”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思政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根据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并创新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创建网络沟通平台,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平台中发表自己对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想法和意见;教师也要创建心理咨询网络站,定期根据教师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发布相关的心理讲座,并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处于风云变幻之中,各个领域的公共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社交媒体崛起后,借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助推的热点新闻资源极大地占据了大学生的注意力,成为影响当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际成效的重要变量。对网络空间热点新闻资源的处理,要努力将建设性和批判性辩证统一起来,在正能量的主导下...
高校网络思政课教师要从互联网海量信息资源中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相关内容加以整合、提炼与处理,将其改造为遵循网络心理学规律,针对学生心理、行为特征的教育内容,来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中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深度、高度又有温度。
其一,学校立足教师教学现状,明确师资队伍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以此为依据组织专门培训活动,为培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供系统化途径。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培训活动,以“互联网+”时代背景、教学新理念、信息化教学技能等充实培训内容,并创新培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