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TIME-WAIT 作用是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最后的 ACK 能让被动关闭方接收,从而帮助其正常关闭。 如果客户端(主动关闭方)最后一次 ACK 报文(第四次挥手)在网络中丢失了,那么按照 TCP 可靠性原则,服务端(被动关闭方)会重发 FIN 报文。 假设客户端没有 TIME_WAIT 状态,而是在发完最后一次回 ACK 报文就直...
client 首先发起关闭连接,如果这个时候,没有 TIME_WAIT 状态,或者咱们人为的将 TIME_WAIT 的值设小,就会出现 seq=100 这个包不能正常的被 client 收到,因为 client 已经是 CLOSED 状态了 这个时候,和 client 占用同一端口的程序client 路人启动程序并和 server 成功建立连接之后,刚才的 seq=100 的包才到目的地...
TIME-WAIT状态的存在,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其一,为了防止历史连接中的数据被后面相同四元组的连接错误接收。序列号和初始序列号在TCP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它们并非无限递增,会发生回绕为初始值的情况,导致无法根据序列号判断新老数据。若TIME-WAIT状态未等待足够时间或时间过短,延迟的数据包抵达时,会导...
通过TIME_WAIT 状态,发起主动关闭连接的一端会等待 2 个 MSL 时间,这个时间足够长,可以最大限度消除延迟的数据包可能对新 (复用端口) 的连接造成影响, TIME_WAIT 状态下接收到的延迟数据包会被直接丢弃。 这里考虑一个极端的 (小概率) 问题: 经过 2 个 MSL 时间之后,延迟的数据包 A 到达了,并且其 Seq 正...
TIME_WAIT状态的存在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它可以有效防止旧的数据包干扰新连接。在网络通信中,延迟的数据包可能在关闭连接后继续到达。如果没有TIME_WAIT状态,旧的TCP连接中的延迟数据包可能会被处理为新的连接信息,从而导致数据混乱或错误。例如,假设在客户端关闭连接之前,服务端发送了一个数据包,但由于网络原...
1)为了确保两端能完全关闭连接。假设A服务器是主动关闭连接方,B服务器是被动方。如果没有TIME_WAIT...
1.协议没有按你说的那有设计,如果按你这个思路设计,会有什么弊端?前者在一定时间内time_wait后进入...
接处在 TIME_WAIT 状态,而允许另一个拥有相同相关五元组的连接出现,可能处理 TCP报文时,两个连接互相干扰。使用 SO_REUSEADDR 选项就需要考虑这种情况。 为什么 TIME_WAIT 状态需要保持 2MSL 这么长的时间? 如果TIME_WAIT 状态保持时间不足够长(比如小于2MSL),第一个连接就正常终止了。
TIME_WAIT :TCP 四次握手结束后,连接双方都不再交换消息,但主动关闭的一方保持这个连接在一段时间(2MSL两个最大报文生命周期时间)内不可用。 原因: 确保最后一个确认报文能够到达(如果B没收到A发送来的确认报文,那么就会重新发送连接释放请求报文,A等待一段时间就是为了处理这种情况的发生) 避免新旧链接混淆。(等...
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时( FIN-> ACK<- FIN<- ACK->),在发送最后一个ack后会进入TIME_WAIT状态,停留2个MSL时间,进入CLOSED状态 MSL就是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最大分节生命期),这是一个IP数据包能在互联网上生存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IP数据包将在网络中消失 。MSL在RFC 1122上建议是2分钟,而源自berke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