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翻译史》的出版,无论在国内译坛还是国际译坛都引起了轰动。2005年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Cao,2005:155)提到:“《20世纪中国翻译史》阐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翻译活动。它追溯了中国翻译活动和理论研究的百年历史,并且展现了翻译家们对这项伟大事业...
1.我国的佛经翻译 开始: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 发展:魏晋南北朝 极盛:唐代 衰微:北宋 尾声:元代 2.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 鸠摩罗什: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 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 、《中观论》 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真谛:(印度佛教学者、梁武王) 《摄大乘论...
中国翻译史全览 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到现代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翻译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翻译家,他们不仅促进了语言的互通,更推动了文明的交融。 先秦时期,翻译活动尚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是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流。这时,翻译多由官府中的“象胥”或“舌人”担任,他们负责将外族语言转化为中原官...
中国翻译史,ISBN:9787535125347,作者:马祖毅著 中国翻译史(上卷)的创作者 ··· 马祖毅 作者 丛书信息 ··· 中华翻译研究丛书(共15册),这套丛书还有 《汉籍外译史》《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翻译名家研究》《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英语诗汉译研究(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第一辑)》...
比较有名的翻译家有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一生翻译了佛经23部100余卷。彦琮在他撰写的《辨证论》中总结翻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1)诚心受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诚心热爱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2)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品...
一、中国翻译史三次翻译高潮: 1. 汉唐时期佛经的传译:西汉张骞;东汉安世高;时至唐代,佛经翻译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玄奘(600-664)先后主持译出经论75部1335卷1300万字佛经,占唐代新译佛经总数的一半以上。(关键词:佛经,梵语,安世高,支谦,玄奘) 支谦:魏晋时期佛教居士、译经大师。经典译论:《法句经》梵汉两种...
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开始的。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支)娄迦谶 特点:全凭外来僧人“口授”,没有原本;常集体翻译,民间活动;一般直译,“尚质”;顺应中土文化。2.东晋→隋(发展时期)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以“释”为姓。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
中国翻译史上有五次公认的翻译高潮,展现了一幅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的历史画卷,诠释了翻译作为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之桥,实现东西方思想与智慧互联互通的巨大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人重在翻译世界,向先进国家学习。如今,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的文化、发展经验和全球治理观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习近平谈...
最著名的翻译成果之一是《西京杂识》,它是从西域带回来的一部学术著作的译文。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著名翻译之一。 唐朝时期是中国翻译史上又一个重要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开放的时期之一,吸引了许多外国文化和学术的引进。唐朝皇帝自己也很重视翻译工作,在他的支持下,大量的外国文献被翻译成中文。其中最...
•新中国成立初期:环境特殊、“一边倒”苏联著作 • “文革”时期:翻译、出版领域,基本上成为一片荒漠 •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出版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中国翻译史上又一次(第四次)翻译高潮。 现代的翻译家 •茅盾“意境说”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论” spiritual con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