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意思是如果不能认识自己的本心,学佛法也没有用,如果认识了自己的本心,认识了自己的本性,那就可以叫大丈夫、天人师、佛。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逻辑,递进关系,一个人没有获得自性本来清净的力量加持,所有功夫都是在识心妄想的迷宫中打转,进进退退的必无可能达成无我的解脱。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108 2024-03 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122 2024-03 6 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111 2024-03 ...
一个人没有获得自性本来清净的力量加持所有的功夫都是在识心妄想的迷宫中打转进进退退必无可能达成无我的解脱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修行之初不应把精力浪费在如何做到无我之上,而是应该把精力用在如何明心见性上面。 这是非常关键的逻辑递进...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若未悟了,不学亦得。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怎么才算成功,找到你热爱的事情。 财富和自由随之而来。
金刚经说什么 【智慧】“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恭敬顶礼“摩诃般若波罗蜜”。六祖曾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如此殊胜的金刚语,与有缘的你分享,手捧《金刚经》,能...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智慧】“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恭敬顶礼“摩诃般若波罗蜜”。六祖曾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如此殊胜的金刚语,与有缘的你分享,手捧《...
一个人没有获得自性本来清净的力量加持所有的功夫都是在识心妄想的迷宫中打转进进退退必无可能达成无我的解脱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修行之初不应把精力浪费在如何做到无我之上,而是应该把精力用在如何明心见性上面。 这是非常关键的逻辑递进...
所以五祖在六祖惠能开悟后才有感而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对自我形相的执着 对他人形相的执着 对一切众生形相的执着 对寿命相续形相的执着 摘一段对话录
这是非常关键的逻辑递进关系。一个人没有获得自性本来清净的力量加持,所有的功夫都是在识心妄想的迷宫中打转,进进退退必无可能达成“无我”的解脱。 所以五祖在六祖惠能开悟后才有感而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