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精神。 2、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论据论证观点的方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 【其他】 熟读...
1.“不求甚解”和“会意”之间的关系。2.把握反驳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开始以一个容易被同学“不求甚解”的成语入手(“屡试不爽”或者文末成语“开卷有益”),引出话题“不求甚解”,引导学生回顾《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的含义,从而进入文题《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中“...
《不求甚解》知识点 一、字音词义 怡yí情:使心情愉快。 傅fù彩:涂上色彩 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诘jié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jiáo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滞zhì碍ài:不通畅。 吹毛求疵cī:可以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以“不求甚解”的手段、方法追求“甚解”的目的、境界) 3、回顾本文论证思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如:作者先:---再:---进一步分几点讨论了:---分别举了:---的例子。最后:--- 不求甚解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
不求甚解优秀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要诀、不求甚解、咬文嚼字、开卷有益”等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知道作者是怎样水到渠成的确立自己的主张,达到反驳对方的目的。 3、了解驳论文的特点,会写一般的小驳论文。 情感价值态度:学会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不求甚解》教案篇三 一、教学目的: 1.理解#39;不求甚解#39;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2.学习课文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式。 二、教学设想: 1.一事一议,多从生活实际中的感受选定题目,切中人们的思想状况。从探讨作者论证思路入手,学习课文注重...
语文教案:不求甚解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论点、论据、论证的`方法,学会正确读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法、质疑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的情操。
不求甚解教案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不求甚解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学习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 4、了解驳论方式。[由整理] 教学重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02 优秀教案展示 教案一:《不求甚解》开篇导读 01 02 03 引入背景 介绍作者、作品背景及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课文概述 简述《不求甚解》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学生阅读全文做铺垫。阅读指导 引导学生如何快速浏览课文,抓住文章主旨,提高阅读效率。教案二: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分析 ...
不求甚解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学习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 4、了解驳论方式。 教学重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