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
虐杀意味着缺乏教育,直接采取极端手段。暴政则是在没有给予警告的情况下,便断定他人犯错,进而进行严厉惩罚。慢令致期,即下达命令后不催促,却要求对方按时完成,这无疑会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使其难以按时完成任务。这种做法如同盗贼,让人感到不安和困扰。对人民的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若过...
20-2【原文】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译文】孔子说:“不经过教化便加以杀戮叫作虐;不加以告诫便要求完成叫作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提前完成叫作贼;发布指令不清晰,含含糊糊(或吞吞吐吐)不表达真正的用意就叫做不承担责任或推诿扯皮。” ...
1、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的白话译文如下: 孔子说:“事先不进行教育,〔犯了错〕就杀,这叫虐;事先不告诫不打招呼,而要求马上做事成功,这叫暴;很晚才下达命令,却要求限期完成,这叫贼;同样是给人东西,拿出手时显得很吝啬,这叫有司。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 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的译文是: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该句出自《论语·尧曰》,原文节选如下: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匿名用户2023-08-16 13:35 “不教而杀”,是弃民不教,而以杀人为禁;“不戒视成”,是不提要求,只问结果;“慢令致期”,是督办不力,刻期以求;“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是以吝喻苛。对前三条的总结。 相关问答 谓其人曰的谓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12-03 12:20 1、解释:谓,对。 2、...
1、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的白话译文如下:孔子说:“事先不进行教育,〔犯了错〕就杀,这叫虐;事先不告诫不打招呼,而要求马上做事成功,这叫暴;很晚才下达命令,却要求限期完成,这叫贼;同样是给人东西,拿出手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推崇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说:“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使百姓得到好处却不破费,使百姓劳作却无怨言,有正当的欲望...
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