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相不太一样,着相是相来的过程中,也就是物来,事来的时候,人的取相和择相;住相是相走的时候,人的留相和存相。当一个流水线的工人,在有了好恶之后,他还继续无明下去,会是什么样呢?他会不舍得把这个零件交出去!他会留相。曾国藩说,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到了一定的痴迷之后,过去不留就做...
这也是“不法相”的意思,也是“不住无相”的原因。然而,要想进入“不住无相”的阶段,“不住相”的过程却又是不可或缺的。“不住相”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既需要机缘,又需要毅力,更需要方法。而方法,却只能自己去寻找。以我自己的理解,当你能够把这种平衡变成一种习惯,直到你不需要有意识保持就能...
不住色,财是色之一,不住财就能布施财,菩萨不住一切一切色,因此能以最好之物布施,“不住”,就是智慧,有智慧就不会起烦恼,所以对财物之色不会悭贪。不住色,是智慧,布施,是慈悲,因此菩萨有智有悲;罗汉不住色,但是不肯布施,所以有智无悲;我们凡夫不但住色,亦不布施,所以无知无悲。“不住法...
“不住相不着相”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它表示的是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之中相互体谅和理解的精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看不惯,但是我们也需要以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它。如果我们对他人只看表象而不注重内在,就无法真正地理解他人,甚至会造成冲突和误解。只有通过内心的感知和相互交流,才能...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相的原因是在眼识别色时,生起悦乐、恋栈、欢喜、钟爱、贪欲、染着,在耳...
在金刚经里面,佛陀对须菩提说,所谓不住相布施,就是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啊,你应该这样布施,不住于相。如果菩萨们不住相布施,他们的福德就像四维上下一样,无边无际,是不可思量的。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指的是什么呢?这里我详细地跟大家解说一下,当然,在这里我针对的仅是众生里面的人类。
是境界较高、语言难以形容的【不住相】。我语言不好形容,所以只能勉强称他为【不住相】。
当远离诸相、安住真心时,心就清淨了。菩萨之所以不住相佈施,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不住相的心态,和佈施的行为,都是在实践《金刚经》的智慧。在《金刚经》中,不住相佈施代替了其他五度,也就是一度代六度。不住相本身就是般若智慧,而佈施又分为几种:财佈施,上供诸佛,下施众生;无畏佈施,解除众生的痛苦...
不能,世尊! 须菩提!菩萨不住相布施,福德也是这样不可思量啊。须菩提!菩萨就应该这样无所住去布施啊。 这一品开头解答须菩提第二品中问到的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的问题。答案就是“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什么叫“相”? 为什么要不住于相,也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呢...
自然而然的动作,就是不住相。菩萨就是那个手,你我就是屁股,头发。手帮助屁股头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一体的,一旦住相,就证明起分别心了。自然而然去做的,就没有分别。这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大部分人走到第二层,就走不动了。他看山不是山,他看布施,不是布施,而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