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齐景公出自于《晏子春秋》,记述晏子同齐景公的一段对话,提醒齐景公执政要注重百姓疾苦,这里也可以从《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文章通过晏子与齐景公的对话宣扬了晏子爱民的民本思想,并劝喻了当代君王齐景公要为民着想,使国家更强盛。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出处 《晏子...
公元前497年,齐国、卫国在溴氏(今山东巨野附近)相会,派精兵攻晋国河内(今河南汲县一带),后来又夺取了晋国的邢等八个城池,达到了齐景公图霸事业的顶峰。 齐景公通过对各诸侯国的硬打软拉,恩威兼用,凝聚了一股不小的势力,使得齐国又能与晋、楚两大国抗衡,形成了三强鼎立的局面。公...
景公在位期间,崔氏、庆氏相继灭亡,陈氏势力兴起。 齐景公始终梦想着能光复齐桓公时的鼎盛霸业,早年非常勤政,善于纳谏,关心臣民。任用晏婴为齐相,齐国的国势渐渐恢复。在与诸侯国的交往中,景公还注意不卑不亢,尤其是对待争霸的对手晋国,有理有节地维护齐国的大国地位。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孔子到了齐国,齐景...
而齐景公其人也不像齐桓公那样气度开阔,做人做事大开大阖,能够放手给能臣贤臣去大展拳脚,但这也并非他天性狭隘,而是即位初期的他经历了双位权臣的跋扈和擅权,致使他成为了一个对权力谨小慎微的君王。然而景公任晏婴为相,也算得上是历史上的一段美谈,作为齐国重臣的晏婴除了在安邦定国当中起了巨大作用,在春秋战...
齐景公即位之初,雄心勃勃,一心想恢复齐恒公的霸业,所以在晏婴等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齐国颇有重回春秋大国的气象。公元前530年,齐景公亲赴晋国,祝贺晋昭公姬夷即位,顺便秀一下自认为发达的肌肉。二位君主进行投壶比赛,结果均命中目标。晋昭公想继续做老大,齐景公不愿退让,也想做老大,这才进行了这场比赛。...
整体来看,齐景公并非昏庸无能的国君,晏子的劝谏,他大多都能听得进去且及时改正,他们二人在君臣关系之外,也给人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 齐景公的“孩子气”在和晏子的相处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晏子春秋》载,曾有一次,齐景公爬树掏鸟窝,抓到一只雏鸟,他见雏鸟尚年幼,心生恻隐,将小鸟放了回去。这件事被晏子...
当时齐晋两国争霸多年,南方楚国趁机坐大,没过多少年,天下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和蛮横,周边小国基本都向楚国朝贡,中原大国也纷纷来聘交好,齐景公掌权之后,为了抑制晋国的扩张,决定和南方的楚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于是就将最为倚重的上卿大人晏婴派往楚国出访。
齐景公是个很有意思的君主,他既有励精图治,从谏如流的一面,又有贪图享乐,独断专行的另一面。他像一个大男孩一样,一边不断地犯错误,一边不断地改过自新。《晏子春秋》记载:“景公盖姣,有羽人视景公僭者……”齐景公长得相貌英俊。某日,有个被称作“羽人”的小官朝见齐景公,他发现国君帅呆了,自己也...
齐景公作为旁观者,对崔氏与庆氏的内斗当然是听之任之,当然也可能齐景公根本无法控制两家的矛盾。而齐国的高层贵族们,则秘密筹谋着攻灭庆氏,史书载“田、鲍、高、栾氏相与谋庆氏。” 总有一种力量让齐国人疯狂,那便是春秋战国最流行的权力。公元前548年的时候,齐后庄公为崔杼所弑杀,齐国朝廷的大权被崔氏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