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包括景公和晏婴在内的所有人万万也没想到,这个从弱小陈国跑来做人质的外来田氏最后居然将齐国江山给一锅端了。 齐景公见权臣已灭,四大家族也是元气大伤,此刻大权在握,立马任命贤臣晏婴为相国。晏婴此时已看到田武子四处收买人心,就私下劝景公在国内放宽刑罚,减少税收,重新将人心收拢到姜氏手中,可景公却不能完全听从...
当时齐晋两国争霸多年,南方楚国趁机坐大,没过多少年,天下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和蛮横,周边小国基本都向楚国朝贡,中原大国也纷纷来聘交好,齐景公掌权之后,为了抑制晋国的扩张,决定和南方的楚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于是就将最为倚重的上卿大人晏婴派往楚国出访。 楚灵王一向听闻晏平仲的贤名,这次作为齐使来访,他就...
齐景公曾养了三名勇士,即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晏婴因为三士无礼而向齐景公谗言翦除之,于是准备两个桃子给三位壮士吃,结果三人相争,每个都认为自己功劳都很大,最后三名勇士全都惭愧自杀,这是「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一次,齐景公到东海游玩。突然,一名役使飞马而至,向齐景公报告说:丞相晏婴病重,危在...
齐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是齐灵公的儿子,齐庄公的弟弟,是姜齐的第26任国君。齐景公年幼登基,在位58年(在位时间:公元前548年—公元前490年)。他既有亲贤臣,励精图治,从谏如流的一面,又有近佞臣,贪图享乐,独断专行的另一面。他一边不断地犯错误,一边...
齐景公是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齐景公(?—前490年):姜姓,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前547年—前490年在位,政治家.他的大臣中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邱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
齐景公(?-公元前490年),名杵臼,齐庄公的异母弟,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在位五十八年,有名相晏婴辅政,国内治安相对稳定,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 本来齐景公并非齐灵公的嫡长子,嫡长子是他的哥哥光。崔武子崔杼为齐国大臣,屡次立下战功,深得齐灵公的信任,并经常与太子光参加外交事宜。公元前552年,齐灵公薨逝,崔杼拥...
整体来看,齐景公并非昏庸无能的国君,晏子的劝谏,他大多都能听得进去且及时改正,他们二人在君臣关系之外,也给人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 齐景公的“孩子气”在和晏子的相处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晏子春秋》载,曾有一次,齐景公爬树掏鸟窝,抓到一只雏鸟,他见雏鸟尚年幼,心生恻隐,将小鸟放了回去。这件事被晏子...
齐景公的名字很奇怪,不仅是齐景公,春秋时期的人物的名字都很奇怪,比如说齐景公的名字“杵臼”,是先秦时期经常会看到的名字。这个时期的很多人的名都是“杵臼”,陈宜公名杵臼,齐景公名杵臼,宋昭公也名杵臼。杵臼,就是杵和臼,“杵”的意思就是冲击,而“臼”的意思是承接,意用来舂谷子。《周易。系辞下》曾记载:...
齐景公即位之初,雄心勃勃,一心想恢复齐恒公的霸业,所以在晏婴等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齐国颇有重回春秋大国的气象。公元前530年,齐景公亲赴晋国,祝贺晋昭公姬夷即位,顺便秀一下自认为发达的肌肉。二位君主进行投壶比赛,结果均命中目标。晋昭公想继续做老大,齐景公不愿退让,也想做老大,这才进行了这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