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春节期间,黎锦熙还请毛泽东到家里过春节。 从1915年到1920年,毛泽东曾多次给黎锦熙写信,称“生平不见良师友,得吾兄恨晚,甚愿日日趋前请教”,赞誉他“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黎锦熙在日记中写道,“得润之书,大有...
黎锦熙学贯古今,学识渊博,而且品行笃正,堪为人师。因此,毛泽东经常到黎锦熙住处请教,问题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特别是关于如何治学等问题。黎锦熙总是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毛泽东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闻黎君劭西好学,乃往询之,其言若合,而条理加密焉,入手之法...
这第三个也是最不合格的抄写者,却是黎锦熙最赏识的学生。于毛泽东而言,黎锦熙不但是他最敬重的恩师,更是他眼里的“慈母”、“吾兄”、“仁兄”,两人亦师亦友的这份特殊师生情谊,延绵长达64年之久,黎锦熙还是唯一一位活到毛主席逝世后的老师。湖南·初相遇 一身蓝布长衫,足蹬一双圆口黑色布鞋,中等身材...
毛泽东邀请黎锦熙到中南海赏荷 1913年,黎锦熙开始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和第四师范任历史和国文教员,毛泽东就成了他的学生。由于两人年纪相仿,所以很快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时常在一起谈古论今,感情很好。毛泽东毕业后,虽也当了几年教员,但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投入革命活动中。黎锦熙也有进步思想,不过主要工作还是...
钩沉|黎锦熙:日记里的新政协印象 1948年底,北平处于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中,国民党军政要员纷纷乘飞机逃走,根据蒋介石“抢救学人计划”,尽量裹胁有名望的学者一同南下。黎锦熙(1890-1978)时任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作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部聘教授,自然是“抢救学人计划”争取的对象。学校...
前言黎锦熙,字邵西,1890年生于湖南省湘潭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图丨天资聪慧的黎锦熙从小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10岁就能作诗、绘画、刻印,黎锦熙从小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校园合并,二人相交黎锦熙的授业恩师中其中一位就是齐白石先生。难怪湖南人士颂曰:“湘潭之东,秀毓...
黎锦熙,字劭西,1890年2月2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晓霞镇石潭坝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比毛泽东大了仅仅3岁。不过跟毛泽东家境清寒不同的是,黎锦熙出生在一个相对舒适、优渥的大家族里。黎锦熙的祖父,名叫黎葆堂,是前清举人。黎锦熙的父亲,名叫黎松庵,是齐白石的挚友,擅长诗画与篆刻。黎锦熙的母亲,名叫黄赓,...
黎锦熙(1890年2月2日—1978年3月27日),字劭西,出生于湖南湘潭,是中国著名的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 基本信息 黎锦熙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从此开始了他近70年的研究、教育事业。他兴趣广泛,不仅喜好作诗、绘画、篆刻和音乐,还在语言学、文字学、...
黎锦熙与毛主席是同乡,都是湖南湘潭人,而是两人只相差3岁,黎锦熙生于1890年2月2日,毛主席则生于1893年12月26日,属于一代人。不过,黎锦熙的出身是毛主席不能比的,黎家是当地的名门世家,黎锦熙的祖父黎稼堂是前清举人,父亲黎培銮是前清秀才,而且跟美术大师齐白石是莫逆之交,备受当地人尊敬。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