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真主党及所有黎巴嫩武装团体承诺不对以色列发动任何攻击,以军停止对黎境内目标的军事打击黎以双方承认联合国第1701号决议的重要性黎巴嫩政府军是唯一得到授权可以在黎巴嫩南部进行部署的武装实体为监督协议的执行,成立黎以双方承认的委员会机制,包括美国、法国以及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均参与该机制黎以双方向该委员...
大黎巴嫩国总理 1、奥古斯特·阿迪布·贝查(Auguste Adib Pacha)1926年5月31日—1927年5月5日 无党派 2、贝沙拉·埃尔·库利(Bechara El Khoury)1927年5月5日—1928年8月10日 立宪党 3、哈比卜·帕夏·埃斯-萨阿德(Habib Pacha Es-Saad)1928年8月10日—1929年5月9日 无党派 4、贝沙拉·埃尔·库利...
黎巴嫩超话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15日强烈谴责当天在黎巴嫩贝鲁特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附近发生的针对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车队的袭击事件。此次袭击造成多名维和人员受伤,并导致一辆联合国车辆被焚毁。古特雷斯指出,联合国维和人员在黎巴嫩的任务是协助各方遵守联合国安 ...展开全...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黎巴嫩还被称为“中东瑞士”,它不仅有着白雪皑皑的度假胜地,也是海湾阿拉伯国家的金融中心之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更是被誉为“中东小巴黎”。而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近半个世纪中,这个西亚国家却饱受战争冲突蹂躏,常年在内战、入侵、冲突、危机之中循环。今年9月中下旬,响彻黎巴嫩国内的爆炸...
黎巴嫩共和国位于地中海东岸,北、东两面与叙利亚交界,南与巴勒斯坦接壤。面积1.04万平方公里。人口316万(1980),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约51.1%信奉伊斯兰教,48.9%信奉基督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和英语。首都贝鲁特。独立前的黎巴嫩,公元前第3千纪末,腓尼基人在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区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城邦...
1. 简称黎巴嫩的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语:Republic of Lebanon),位于亚洲西南部的地中海东侧。北部和东部与叙利亚毗邻,南接以色列(边界未明确),西临地中海。通常被认为是中东国家之一。首都为贝鲁特,国内分为8个省份,面积约10452...
黎巴嫩是曾经有着“中东瑞士”之称的发达国家。但作为法国殖民统治的遗留产物,黎巴嫩的政治体制先天就依赖于脆弱的教派力量平衡。随着五六十年代黎巴嫩人口结构的变化,基督徒失去了多数派的地位。但基督教上层统治集团依旧顽固维护其既得利益,令各教派之间的政治分裂不断加深。黎巴嫩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叙利亚及西方势力...
当地时间4月4日,黎巴嫩总理纳瓦夫·萨拉姆新闻办公室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南部城市西顿。声明称,这是对黎巴嫩主权的公然侵犯,明显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和有关停止敌对行动的安排。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施加最大压力,停止其对黎巴嫩各地区、主要是平民区的持续袭击。黎巴嫩公共卫生部紧急行动中心4日宣布,...
黎巴嫩真主党呼吁地区团结抵抗美以霸权 黎巴嫩真主党当地时间4月3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以对叙利亚、加沙地带、也门和黎巴嫩的“野蛮侵略”。真主党称,近期美以的军事行动破坏了该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侵犯其主权,耗尽其资源,企图让其服从于美国霸权和以色列的利益。真主党强调,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和对叙领土持续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