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922年颜韵伯将《黄州寒食诗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时,《黄州寒食诗帖》险遭焚毁,菊池惺堂冒险从烈火中将它抢救出来。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黄州寒食诗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黄州寒食诗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
《黄州寒食帖》北宋 苏轼纸本 长卷 墨书 34.2x199.5厘米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
苏轼《黄州寒食帖》 原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
《中国历代名家名帖:苏轼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行书十七行,一百二十九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此二首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彼时惆怅孤独的心情。《中国历代名家名帖:苏轼黄州寒食帖...
《寒食帖》数次入藏皇家内府,三遭火灾,又流落民间。一千年的时光,化作几笔墨迹,几方印泥。密麻麻的图章,像后人的手指,戳戳点点。那年的笔迹,已成绝响的叹息。《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政治理想的幻灭,也是东坡率真生命的开始。悬针 变奏 悬针、变奏、飞白、牵丝、堆墨,此刻,诗人的肉体极度困顿,精神却无限...
《黄州寒食帖》是有苏轼亲自撰文并书写,根据卷首的“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一句,可知此帖作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全卷共17行,129字,由两首诗构成,其内容为:“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黄州寒食帖》(又称《寒食帖》《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所作的遣兴诗作。北宋元丰三年(1080),由于所持政见与当权者不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下,苏轼创作了这苍凉多慨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当时内心的惆怅孤独和无可奈何。《黄州寒食帖》共17行,通篇用笔以侧...
“子”和“雨”这两个点去的字,直接去掉,不用再临写。以下是我临写的《黄州寒食帖》,基本原大原格式临写,采取是的第二种方法,即“病”字写得较大并纳入正常的行列当中;“子”和“雨”两个点去不要的字,则没有临写。2024.01.16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杨中涛书法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