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颜韵伯将《黄州寒食诗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时,《黄州寒食诗帖》险遭焚毁,菊池惺堂冒险从烈火中将它抢救出来。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黄州寒食诗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黄州寒食诗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
《黄州寒食帖》北宋 苏轼纸本 长卷 墨书 34.2x199.5厘米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
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黄州寒食帖》,又称《寒食帖》,是苏轼在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于寒食节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作共两首,纵34.2厘米,横199.5厘米,行书十七行,共129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黄州寒食帖》不仅是苏轼的行书代表作,更是其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诗中写道:“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
寒食帖【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黄州寒食帖》又名《寒食帖》《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17行,计129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
《中国历代名家名帖:苏轼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行书十七行,一百二十九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此二首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彼时惆怅孤独的心情。《中国历代名家名帖:苏轼黄州寒食帖...
1995年年底,黄州市中兴实业集团公司推出两枚“黄州赤壁”企业拜年卡,其中第2枚(编号1996鄂(BK)——0003)主图即为《寒食帖》(部分)。这两种精美的邮品一问世,即成为海内外集邮、书法爱好者竞相购藏的目标,大陆和台湾同时发行《寒食帖》邮票(品),是不谋而合,也是必然。因为海峡两岸同根同文,只有一个...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也是苏轼文学与书法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 《黄州寒食帖》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即苏轼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第三年。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且不得签署公事,实际上等同于流放。黄州之贬对苏轼而言,不仅是政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