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黄县于1986年撤县建市,也就是说,广义上,黄县县就是龙口市,只不过从县变成了县级市。 在狭义上,这两个词就分别指不同的地区,按照当地人的传统看法,龙口指的就是以龙口港为中心,附近方圆多少里以内的地方,在历史上,这块地方名称不一,建国前就叫过...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黄县是胶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黄县隶属于胶东行政区北海专区。1950年,山东省调整行政区划,黄县隶属于新设莱阳专区。1958年,莱阳专区专署迁驻烟台并改称烟台专区,黄县为其所辖。1961年,黄县复置,仍属烟台专区,后属烟台地区、烟台市等。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
龙口市过去叫做“黄县”,黄县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位于胶东半岛北端的龙口市,如今是北方有名的经济强县。实际上,在老辈还叫做“黄县”的时候,这里的商业文化就相当发达。至今在谈及经济话题时,不少胶东人还是习惯把龙口称作黄县。算起来,“龙口市”作为这片区域的代称,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而“黄县”这个...
历史知识> 黄县 本莱国,秦置黄县。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东巡,“乃并渤海以东,过黄腄”,即此。唐神龙三年(707)改为蓬莱县。先天元年(712)又分蓬莱县置,治今龙口市黄县镇。西汉属东莱郡,东汉及三国魏为东莱郡治,西晋至南朝宋属东莱国或东莱郡,北魏、东魏属东牟郡,北齐...
📍山东黄县,现名龙口市,位于烟台,是山东省的经济强县。这里西邻招远、莱州,东邻蓬莱、烟台,北靠渤海与大连、东北隔海相望,南邻莱阳。古为青州夷地,商、周、春秋时期为莱国、莱子国、莱夷,是先秦诸侯国之一。黄县曾是莱国的都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黄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当时姜太公受封齐国,建都营...
答案:黄县之所以改名为龙口,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详细解释:1. 地理位置特色:黄县地处海滨,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龙”在中国文化中常代表祥瑞和力量,改名龙口可以突出其港口的重要性,象征着海洋资源的丰富和水上交通的便利。2. 文化历史考量:黄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改名为龙口可以与其丰富...
在老黄县人心里,一直默念:黄县有“四黄”。故历史上,黄县无大灾大难。什么战乱祸患,到了黄县,就基本上“黄”(避开)了,而且,黄县自古无战事。不过,这也说的是大致情况,历史上也有个例 ,即明末孔有德兵变,祸及黄县城内,非常惨烈。民国时期,黄县著名学者王道新著《辽...
黄县抬阁是黄县(今龙口市)境内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及嫁娶婚庆等喜庆事件不可缺少的表演节目,是吹奏、鼓乐、传统秧歌、抬阁四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总和。目前,黄县抬阁活跃地主要分布在大陈家乡(今北马镇)单家庙村及城关镇(今东莱街道)。 据传,起源于宋代的鼓吹乐,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起源之初,原为皇室专属;元代...
改名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县陆续“撤县设市”,因为长期使用县名黄县、掖县是单字县,在改成市之后,市名如果用黄市、掖市,感觉不太好听,不符合大家称呼地名的习惯,所以两地在成为县级市之后,黄县成为了龙口市,掖县成为了莱州市。掖县的莱州市之名得来得很简单,因为掖县在明清为莱州府治,就直接拿来...
清代黄县的“四都四十五社”,是在明代“四都五十社”的基础上调整而来(嘉靖之后有裁并,有增设)。这一区划格局,自清初确定至清末调整,期间两百余年里基本保持稳定。具体的“都名”和“社名”,在康熙版、乾隆版、同治版《黄县志》中均有记载。根据康熙版《黄县志》记载,当时黄县的四都分别是乾山都、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