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麟庆过酒仙桥,忽忆旧友,口占一联曰:“跨鹤酒仙应入座。”正思下联,见一人骑驴而至,于是对曰:“骑驴诗客或题桥。”走近细看,原来是高鹗,二人相认大笑。 参考资料: 1、尚达翔.高鹗诗词笺注.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2月:1-10,134-141,146 展开阅读全文 ∨ ...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一说高鹗是镶黄旗满洲包衣人而非汉军旗人,辽宁铁岭人,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高鹗(约1738年-约1815年),[1]字云士,号秋甫,出生于北京,清代文学家。 他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历任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等,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为官两袖清风。其代表作有《高凤仪小传》《砚香词·簏存草》等。
高鹗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查看全部内容 关注话题管理 分享
和普通读者的对于袭人愤恨至极必欲除之而后快以及续作者高鹗对于袭人极尽嘲讽之能事相比,脂批里的一句“花袭人有始有终”,让我们看到了原作者对于袭人忠于旧主品行的高度赞美。白璧微瑕,瑕不掩瑜,原作者对于袭人,还是以同情和赞美的笔墨来加以描写的,毕竟,在我国古代,嫁给一个戏子,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而高鹗这个人的形象,也终究成了一个典型的毁誉参半的形象,他对红楼梦的出版保存流行,居功至伟,但续写的部分实在是让太多人不满意。但突然有一天,这里指的突然是相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的,高鹗的名字消失了,这不是穿越事件,而是他不再是《红楼梦》的作者了,而纯粹就是一个组织出版校对《红楼梦》的一个书上...
像不像现在的肥皂剧,女反派陷害女主,就有个男二号痴恋、并处处保护女主?俗得叫人喷饭!不过,还是得公平点儿说一句:高鹗的续书虽然不好,只是跟原著相比。如果跟其他的续书比起来,高鹗的仍旧是出符合原著精神的。我们常说“狗尾续貂”,高鹗的续书就是“狗尾续貂”。但是这续书到底还是一条狗尾巴;其他...
红学界对高鹗的争议围绕两个焦点:一是他对后四十回做了什么,二是如何评价后四十回的文学成就。在19世纪评点派那里,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是不分家的;20世纪20年代,胡适、俞平伯考证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作,但并未否定其文学价值和贡献;建国后,以周汝昌为代表的大陆红学界极力打压甚至恶骂后四十回,高鹗随之被妖魔化,只有...
近百年来,因为胡适错误观点的误导,《红楼梦》续书者都是署名高鹗,或者程伟元、高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次修订后的校本改为:“曹雪芹著无名氏续”,下面还有两行字:“程伟元、高鄂整理”。高鹗、程伟元一夜之间消失了,代之以“无名氏”,这是为什么?近偶得一刊物,名曰《曹雪芹研究》(2011)总第二辑,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