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市(县级市)属于广东省 高要县位于广东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东经112°11′~112°50′、北纬22°47′~23°26′,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肇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区.东邻佛山市三水区,南与佛山市高明区、新兴县接壤,西连云浮、德庆,北接广宁、四会县.东与珠江三角洲腹地接壤,西与粤西相联,处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
鹄奔亭位置不定,我们以石室岩和羚羊峡为参照。《元和郡县志》载唐朝高要县治北五里为石室岩,水路至羚羊峡三十里。若县治在渡头村,则距离不符,故否定此说。唐朝高要县治位于今肇庆古城周边。据万历《肇庆府志》载,县治北六里有定山,下有石室,称崧台山;东三十里则为高峡山(即羚羊峡)。总体而言,万历《...
高要县历史悠久,其沿革概述如下:起源与得名:高要县起源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因羚羊峡而得名,历时二千余年未改县名,为广东罕见。西汉至南北朝时期:西汉时期,高要县隶属于苍梧郡;三国时期,属吴国,后隶广州苍梧郡;南朝宋元嘉年间改隶南海郡,梁天监六年置高要郡。隋唐至明清时期:隋开皇九年废...
历史地名> 高要县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即今广东肇庆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东卷: “有高要山,一名高要峡。” 县以此名。南朝宋改属南海郡。梁为高要郡治。隋平陈废郡,改为端州治。大业初为信安郡治。唐复为端州治。北宋为肇庆府治。元为肇庆路治。明、清为肇庆府治。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
肇庆市8个县区中,高要区2024年的GDP为负增长,其余7个县区都实现了GDP大涨。 1、高要区2024年GDP为558.85亿元,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2.6亿元,GDP名义增长-0.5%,GDP实际增长-1.1%,是2024年广东省少有的GDP负增长的市辖区之一,继续排名全市第二位,相对于端州区(490.05亿元)的领先优势大幅缩小;从广东省内来看,被湛江...
高要县,起源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因羚羊峡(古称高要峡)而得名,历时二千余年未改县名,为广东罕见。其地理位置独特,粮仓丰足,自古以来是统治者控制西江流域的首选之地。西汉时期,高要县隶属于苍梧郡;三国时期,属吴国;黄武五年(226年)又隶广州苍梧郡;南朝宋元嘉中(424~453年...
9月12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了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肇庆市高要区成功入选,成为全省三个示范县创建单位之一。按照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做好示范创建工作。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搞好指导服务。示范县...
工作地点:莲塘南岸广东理工学院高要校区校内 招聘人数:15-30人 工作时间:10:30-21:00 可加宵夜班:21:00-23:00 工作内容:在校内指定分餐点进行扫码取餐,电动车配送至指定楼栋下投入快餐柜即可(不上楼!正常单无需打电话) 工作要求:自带电动车/摩托车,若自己无车辆可按公司车辆制度使用公司车辆。要求服从安排,肯...
现就高要古代在岭南的政治、军事、经济地位分述如下: 一、西江下游的主要政治中心 高要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本地为百越民族的居住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要属南海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越,始置高要县,以羚羊峡山高险要而得名。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置高要郡,从此高要升为地区中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