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高校美育师资队伍。高校要夯实“教者先行”的意识,将美育品质要求融入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学与专业能力。作为美育的重要力量,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地设计并参与学生活动,提供人性化的管理服务,并能够坚持运用美好的语言和行为,以教师的美好人格来砥砺学生的人格理想。优化高校美育培养路径。加强...
于大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学校艺术课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艺术爱好,提升艺术修养,促进全面发展。当前,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如何开足上好艺术课程,需要持续探索、不断改进。...
学校将美育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美育创、以创涵美”,依托国家级“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学生美育作品先后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学校将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探索“育人温度”与“育人亮度”深度融合的第二课堂。艺术...
“浸润”是对美育规律的高度凝炼,强调了美育工作的协同性,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化育功能。“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美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浸润’需要从公共艺术课程拓展到其他课程,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艺术教师扩大至全校教师。”李险峰说。美育“浸润”如何打通课上与课下,实现一体化融合?“高校美育课程、...
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它们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相互补充和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高校美育工作旨在通过美育浸润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两者都聚焦人才...
“美的成长”注重以成长的收获之美,润学生之性,融合“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通过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讲堂,拓展美育渠道和载体;“美的生活”注重以生活的朴实之美,育学生之品,如开展宿舍氛围创建活动、才艺展示活动等,营造艺术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将美育融入日常教育,以形成富有特色的高校美育...
高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以“德”为主的课程思政和以“美”为要的高校美育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是打造开放多元“大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因此,要着力推进高校美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向探索,改革创新、协同推进,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坚持...
高校美育具有立德树人、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等功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桂林师专”)秉承“走艺术兴学路,创特色师范牌”的办学特色,一直将美育作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厚植文化自信的核心抓手,立足师范教育特色,构建“课程奠基、实践赋能、文化深耕、...
最后,高校美育创新可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美育创新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更是为了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学术声誉。通过美育创新,学校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引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跨学科融合与创新。高校可以通过跨学科的融合...
山东高校美育联盟将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定期举办全省高校美育经验分享和成果展示活动,推进联盟校际间美育课程、美育文化、艺术实践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联合开展美育教学和美育研究,发掘和整合社会美育资源,推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中外人文艺术交流,促进美育互鉴和文化创新。此外,美育联盟有助于各地市高校各自发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