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宗:商朝的武宗国王,是一位遵循古礼、深受人民爱戴的君主。 2谅阴:古代天子遵循的一种守孝之期,表示对先帝的哀思和缅怀。 3薨(hōng):古周时期的专用词汇,用来专称诸侯之死。 4冢宰:古代的官职名称,地位相当于现代的宰相,负责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
《论语新解》宪问篇14.42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 【14-42】子张曰:“书【1】云【2】:‘高【3】宗【4】谅阴【5】,三年【6】不言【7】。’何谓也?”子曰:“何【8】必【9】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10】。【注释】【1】书:这里指古书,也可以解释为《尚书》。【...
高宗谅阴,三年不言:论古人守孝三年的缘由 14.40: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高宗,殷高宗;谅阴,阴指的是守孝时住的草庵,人在服丧期间不能住得太好。 子张问孔子:“《尚书》上记载,高宗在守孝期间,三年不言,这是...
正因为缺乏“天下为公”的制度保障,所以“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已不得行于后世。张居正的《四书直解》云:“然托孤寄命,国家大事,必有忠贞不二心之臣,而后可使百官总己以听。苟非其人,又不若嗣君躬亲听览以守先业之为大孝。故古今异时,宜此礼之不行于后世也”。是故钱穆的《论语新解》云:“后世视政权...
高宗谅阴,三年不言:此话出自《尚书·无逸篇》。“高宗谅阴”,即“商朝高宗武丁守丧”。看上面“言”的解释,“三年不言”,不是“三年不说话”,而是“三年对政事不表达意思”,对于君王来说,就是不发号施令。欲了解“三年不言”的真实意义,就非得读《尚书·无逸篇》原文不可(本文文末会附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
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一句,见《尚书·无逸》。书,指《尚书》。高宗:指商朝国君武丁。“谅阴”,指天子居丧的草庐。“薨”,古代国君、诸侯去世称为薨。冢宰:是官名,为六卿(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之首,即天官,又称太宰,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听于冢宰是说百官都听命于冢宰,继位的新君可不理...
14.40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①,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②,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③。” 【注释】 ①高宗:殷高宗武丁,是商朝中兴的贤王。谅阴:古时天子守丧之称。 ②薨(hōng).君主时代诸侯或大官死叫薨。 ③冢宰:官名。听于冢宰是说百官都听命于冢宰,继位的...
宪问第十四《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译文: 子张说:“《尚书》上说,‘殷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 启示: 我们说不言,并不一定是不说话,而是不说则已...
解析 子张道:“《尚书》说:‘殷高宗守孝,住在凶庐,三年不言语。’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不仅仅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继承的君王三年不问政治,各部门的官员听命于宰相。” ⑴谅阴——居丧时所住的房子,又叫“凶庐”。两语见《无逸篇》。
“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在《尚书·无逸篇》的原文是“作其(高宗)即位,乃或亮阴,三年弗言”,而后紧接着的是“其惟弗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雍”,即“和谐、和睦”,《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白话文解读:高宗即位,开始(为先王)守丧,三年都不对政事发号施令,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