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马援征服交趾,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李贤注引晋顾微《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百科释义 报错 马援柱,东汉马援征服交趾 ,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 查看百科 注:百科...
东汉 马援 征服 交趾 ,立铜柱以为 汉 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广州记》。后因以“马援铜柱”、“马援柱”、“马柱”为典实。同源典故 伏波铜柱 汉将柱 汉柱 铜柱 铜柱伏波 铜柱勋高 铜柱楼船 云深铜柱 马援柱 马援铜柱 马柱 相关阅读 马援铜柱...
“铜柱折交趾灭”中的铜柱在哪里?为何越南人认为马援铜柱是伪史晨星历史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63.4万 99 00:33 App 怛罗斯之战后唐人和阿拉伯人的反应 4.1万 17 00:59 App 铜柱折,交趾灭^_^ 1.0万 31 02:54 App 广东广西与越南有何关系?从基因上看两广人群与越南人群都一...
又有《林邑记》载:“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疆也。土人以之流寓号曰:‘马流’,世称汉子孙也。”“林邑”原为秦汉之象林县地。唐房玄龄的《晋书》中记载:“林邑国本汉时象林县,则马援铸柱之处也,去南海三千里。”史籍上言“象林”为林邑的别称。象林为西汉日南郡最...
马援柱的解释东汉 马援 征服 交趾 ,立铜柱以为 汉 南 边疆 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 李贤 注引 晋 顾微 《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明 莫止 《赠何 舍人 赍诏南纪诸镇》诗:“君不见 马援 柱, 孔明 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
在古代诗文中,马援铜柱作为重要的地理标志,频繁被提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明诗人莫止在《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中写道:“君不见马援柱,孔明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这里的马援柱,象征着边疆的稳定与历史的沉淀。清朝诗人丘逢甲在《寄兰史晓沧菽园用晓沧韵》中也提到了它:“...
《马援柱》 词语马援柱 拼音mǎ yuán zhù注音ㄇㄚˇㄩㄢˊㄓㄨˋ 解释1.东汉马援征服交趾更多:https://www.bmcx.com/,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李贤注引晋顾微《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词语名称:马援柱 词语读音:马(mǎ)援(yuán)柱(zhùzhǔ) 词典解释: 1.东汉马援征服交趾,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李贤注引晋顾微《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相关词语: 马鬣封马缨树马缨丹马兰头马鹿易形马拐枪马屁精马屁勃马角乌头马角牛马肝石...
而这根铜柱对于越南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以至于到了现在,“马援铜柱”都还是当地的禁忌。 马援是东汉名将,也是马超的先祖,建武十五年,因“度田”不实,刘秀处死十余名郡守。有一天,光武帝对马援说:“我为了地方官度田不实,杀的人多了些,现在想想有点后悔。”马援回答:“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