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娟,1980年生,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现任宁夏妇联兼职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用手机“按”出了个作家。2014年,结婚不久的马慧娟随丈夫搬迁到红寺堡镇,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她以朴实的视角和真实的生活体验,用手机当笔,记录村民易地扶贫搬迁历程中的感人故事,写出《走出黑眼湾》一书。这本书...
马慧娟,女,出生于1988年8月,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第七届委员会理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与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等JCR Q1期刊审稿人,中文核心《精密成形工程》通讯编委...
2000年,马慧娟一家通过扶贫搬迁来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生活。生活压力不减,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马慧娟将心底的不安藏起,通过阅读和记录心得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如今,在工作履职外的时光,马慧娟依然和过去一样,沉浸在书堆和田间。2016年3月2日,马慧娟在夜里一个人坐在炕头用手机写作。王鹏 摄 马慧娟...
马慧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不变的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把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落实好,总结好脱贫...
两会声音人大代表马慧娟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马慧娟一家正是在2000年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搬迁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的,那个时候的马慧娟就像大部分的乡村女性一样,在田地间劳动、照顾孩子与家庭又或者外出打工,无法想象多年后自己能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上北京开会。而...
马慧娟,女,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专业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族群变迁与身份认同;民俗文化及民间信仰;文化遗产保护及产业化;村落社区变迁;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等。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2004.9-2008.7: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与新闻学专业,获历史学与文学学士...
马慧娟,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老年福祉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 癫痫、神经电生理研究 科研成果 《睡眠纺锤波的相关因素分析》《Phase-amplitude coupling and epileptogenic zone localization of frontal epilepsy based on intracranial EEG》《头皮脑电发作间期蝶骨电极异常放电侧别与海马硬化侧别的一致性研究...
WOMEN·是我们呀|乡村作家马慧娟:找到最好的自己 世界因多彩的“她们”而丰富 从自我反省到自我成长,从宁夏西海固黑眼湾小山村走出来的马慧娟,通过300万字创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新华访谈专访全国妇女十三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乡村作家马慧娟,来看看她作为新时代女性代表的精神风貌。
履职以来,马慧娟始终扎根基层、关注基层,记录基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所念所盼,为父老乡亲代言、为地方发展建言。她先后提交过的有关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成年人文化教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建议,有的已经落实,有的正在推进。“这几年成长了很多,见证了很多。大家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年非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