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中文网提供马慧娟作品集, 马慧娟全部小说作品在线阅读, 有走出黑眼湾,农闲笔记,更多精彩小说尽在创世中文网。
“早晨八点刚过,我踏上最后一级台阶,人民大会堂的入口就在眼前……我来了,人生中第一次站在这里;我来了,带着很多人的嘱托和期盼;我来了,从广阔的黄土地即将到达人民大会堂。”这是马慧娟作品《出路》的倒叙开篇。2018年,马慧娟38岁。这一年,她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乡亲们选我当代表,我能为大...
散文发表在《黄河文学》后,马慧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作品也在时常出现于文学期刊。近年来,她还陆续出版了《溪风絮语》、《希望长在泥土里》、《走出黑眼湾》等书。马慧娟把曾经“一手拿笔,一手拿锄头”的自嘲变成现实,只不过她拿的不是笔而是手机。用只有初中学历的她,用拇指敲下上百万字的作品,前前后...
目前出版散文作品《溪风絮语》《希望长在泥土里》《农闲笔记》、报告文学《走出黑眼湾》、小说《出路》等。今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慧娟带着她记载的关于罗山的十万字笔记来到北京,并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加强罗山生态保护和移民文化保护的建议。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马慧娟现场讲述了她和...
马慧娟,笔名:溪风。回族,1980年出生于宁夏泾源县,初中毕业,2000年迁居于红寺堡开发区。以种地打工为生,2010年开始创作,2014年12月《黄河文学》首次刊发《我们苦中作乐的生活》散文作品,在《老龙潭》、《罗山文苑》,《葫芦河》等刊登了数篇作品。 月亮像一把明晃晃的弯刀挂在杨树梢上,在大地上洒下一点凄冷微弱...
3月31日上午,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宁夏人民出版社承办的“她和她的《出路》——马慧娟作品创作访谈”在第三十四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8号馆现场举行。农民作家马慧娟携新书《出路》,与鲁迅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李蔚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云南省...
3月23日,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大象出版社承办的“文学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作品研讨会”在北京现代文学馆成功举办。 《飞起来的村庄》是一本以马慧娟个人成长经历为创作背景,以儿童视角书写写新时代美丽乡村变迁和乡村振兴的...
《飞起来的村庄》马慧娟著,大象出版社出版。 《飞起来的村庄》是马慧娟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她出版的第七部作品。作者以个人成长经历为创作背景,以儿童视角书写,用接地气、有温度的笔触,塑造了宁夏西海固地区儿童群像,以小切口展现出...
红寺堡手指作家马慧娟作品《乡愁》 搜狐媒体平台07-21 01:10大 作者简介: 马慧娟,笔名:溪风。回族,1980年出生于宁夏泾源县,初中毕业,2000年迁居于红寺堡开发区。以种地打工为生,2010年开始创作,2014年12月《黄河文学》首次刊发《我们苦中作乐的生活》散文作品,在《老龙潭》、《罗山文苑》,《葫芦河》等刊登了数篇...
全国人大代表—农民作家马慧娟被称为“拇指作家”。一位纯朴地道的农村妇女在她出版的作品《出路》中写到:写农民生活的人不是农民,他是现在农民生活之外看农民的生活,然后用他的想象去写农民的生活。生活在土地上的妇女大多数不是围着锅头转就是围着牛羊转。到最后失去了自我,甚至最后连自己的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