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性质:科学性: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发展规律等进行了客观、准确的揭示和论证。它建立在对自然科学...
“社会”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基石。在新时代夯实“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学理基础,我们需要在思想史和现实境遇的双重维度中,探寻马克思的“社会”概念。首先,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改变世界”的、追求“实现人的解放”“社会—历史”哲学或“社会—政治”哲学。西方哲学史...
课程说明 1 、课程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世界的物质性。这一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础、最核心的观点之一。它认为,整个世界,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而意识则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这个观点,与古代哲学中“万物皆由神创”或者“...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思想理论,他们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萌芽、产生、成熟到逐渐发展成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的过程。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马克思、恩格斯时期。产生背景 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19世纪 40年代,是欧洲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
这句可能是马克思最著名的金句之一,直接指出了他对哲学实践性的强调。他批判了以往哲学家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而没有提出改变世界的方案。马克思认为,哲学的真正使命不应只是分析,而是要通过实践去改变现实。他的这一观点奠定了其历史唯物主义和革命理论的基础,推动了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10. "社会生活在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Marxist philosophy) 亦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18世纪中叶,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产业革命...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代码:010101)是哲学(0101)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历史和应用三个方面。学科简介 培养方向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根据现有条件,设三个培养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科学技术与社会;社会发展哲学。要求研究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