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楠森教授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之一,他主编的这本书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该书以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理论分析见长,对于希望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的学生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国家教委在“八五”期间组织编写的,后又作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立项。它的作者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吴围2021-09-26 00:45:01 整体很差,有很多很多缺点,比如评价太多,很多地方比理论内容还多补充:越看越烂,有些术语前面都没...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楠森。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国家教委在“八五”期间组织编写的,后又作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立项。它的作者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和研究的知名教授,其中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
庄福龄是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参与策划、主编的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该学科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巨著;他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的创立者之一,担任该学会会长长达28年(第一至六届,1979—2007年),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本书共八卷,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和苏联的传播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国外的研究和发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人物、著作和思想摆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其含义、意义、是非得失和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卷1)(精)》是199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楠森。该书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有客观条件和历史必然性的,它是社会历史发展和理论思维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正如任何历史必然性都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活动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国家教委在“八五”期间组织编写的,后又作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立项。它的作者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和研究的知名教授,其中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的主要作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在总结我国理论界近20年来的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卷7)》是1989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楠森。内容介绍 由黄楠森、庄福龄、林利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我国哲学工作者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巨著。先行出版的由宋一秀、孙克信、苏厚雯主编的第七卷是专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历史科学,其任务是按照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原则,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它具体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线索,发展的历史时期以及每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标志;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原理和规律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