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Storm Tide),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风潮”等,它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其影响的范围一般为数十至上千米,持续的时间达几小时到上百小时不等。
风暴潮灾害是指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潮位,造成巨大破坏。 基本信息
当然,如果风暴潮位非常高,虽然未遇天文大潮或高潮,也会造成严重潮灾。 风暴潮灾害的形成条件包括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持续的刮向岸的大风,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
风暴潮灾害的形成条件包括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持续的刮向岸的大风,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导致海水急剧升降;逢农历初一、十五的天文大潮,它是形成风暴潮的主体。当天文大潮与持续的向岸大风遭遇时,就形成了破坏性的...
我国从汉代起便有风暴潮灾害的记录。历史文献中将其称为“海溢”“海侵”“海啸”及“大海潮”等,把风暴潮灾害称为“潮灾”。历史上,仅20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就发生过4次淹死万人以上的台风风暴潮灾害分别是:1905年、1922年、1937年和1939年。据史料记载,1696年(康熙二十五年)长江口特大潮...
风暴潮和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是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海上飑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叠加在天文潮位之上的海面震荡或非周期性异常升高(降低)现象。 风暴潮高度就是实际观测海面高度减去天文潮高度的值。 风暴潮能否成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
日本伊势湾顶的名古屋,由于地理位置和海底地形条件很适合风暴潮的成长,在1959年9月26日发生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最大风暴增水达3.45米,强台风引起的激浪,汹涌地扑向堤岸,使60万户民房被毁,损失船舶近3千艘,人员伤亡7万多,经济损失近10亿美元。
风暴潮是否成灾,与风暴增水的大小以及天文潮的配合息息相关:弱风暴潮+低天文潮,沿岸基本无影响;弱风暴潮+高天文潮,沿岸可能受风暴潮灾害;强风暴潮+低天文潮,沿岸可能受风暴潮灾害;强风暴潮+高天文潮,沿岸一定会遭受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来临前,海洋预报部门会提前发布风暴潮警报。风暴潮警报分为蓝、黄、橙、红...
在高考地理中,常见的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海啸、赤潮三种。 一、海洋灾害类型 1.风暴潮 它是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台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当风暴潮来临时,海水会漫溢上陆,冲毁海堤、房屋,淹没农田等。 如果风暴潮和天文大潮叠加,危害会更加严重。比如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当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