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Storm Tide),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风潮”等,它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其影响的范围一般为数十至上千米,持续的时间达几小时到上百小时不等。
风暴潮灾害是指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潮位,造成巨大破坏。 基本信息
据《海洋预报》期刊2023年发表的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撰写的两篇论文,我国风暴潮灾害频次呈显著上升趋势,2005年后上升趋势尤为明显。付翔等人基于1980—2019年影响我国沿海的台风风暴潮的过程高潮位和最大增水值,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福建北部沿海以及珠江口和雷州半岛沿海是我国大台风风暴潮过程的频发地区,也...
风暴潮灾害的形成条件包括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持续的刮向岸的大风,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导致海水急剧升降;逢农历初一、十五的天文大潮,它是形成风暴潮的主体。当天文大潮与持续的向岸大风遭遇时,就形成了破坏性的...
如果最大风暴潮位恰与天文大潮的高潮相叠,则会导致发生特大潮灾。当然,如果风暴潮位非常高,虽然未遇天文大潮或高潮,也会造成严重潮灾。 风暴潮灾害的形成条件包括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持...
风暴潮和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是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海上飑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叠加在天文潮位之上的海面震荡或非周期性异常升高(降低)现象。 风暴潮高度就是实际观测海面高度减去天文潮高度的值。 风暴潮能否成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
弱风暴潮+高天文潮→沿岸可能受风暴潮灾害; 强风暴潮+低天文潮→沿岸可能受风暴潮灾害; 强风暴潮+高天文潮→沿岸一定会遭受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来临前,海洋预报部门会提前发布风暴潮警报。风暴潮警报分为蓝、黄、橙、红四种颜色,严重程度依次递增。
风暴潮是指由强风、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风暴潮叠加在正常潮位上,同时叠加风浪、涌浪,三者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沿岸海水暴涨常常酿成巨大灾害,称为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灾害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1989年,我国开始发布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统计表明,风暴潮灾害损失占全部海洋损失的90%以上。
上海濒江临海,地理位置特殊,风暴潮灾害易发频发。据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统计,近5年来,发生对上海域有影响的风暴潮过程21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9亿元。今天,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带您走近海洋灾害之首——风暴潮灾害,一起来了解和认识它吧!大风起兮潮飞扬——风暴潮 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海上飑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