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文姜传说是山东淄博市的民间传说。相传在晋代(公元226年)以前,颜家庄(今博山区八陡镇)的颜文姜被娶进郭家门(今博山神头),没到一个时辰就死了丈夫。文姜的婆婆视文姜为“丧门星”,对其怀恨在心,百般折磨刁难。文姜心地善良,忍辱负重,孝敬公婆,照料小姑,最后为救公婆、小姑和一方百姓,文姜舍身堵泉眼...
颜文姜传说能够得到民众的信任和崇拜,有诸多原因。古时,作为统治阶级的帝王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将颜文姜的形象树立起来,且在百姓生活中影响广泛。因颜文姜的事迹与水有密切的关系,加之博山地区常逢旱灾,在宋代以前,其被赋予的职能都是围绕着水展开的,最主要的是降雨治旱。唐五代时就有一些地方官到颜文姜祠...
《孝妇河》发源于博山,以“颜文姜”的故事起名,是淄博的母亲河,它穿越鲁中地区百公里,汇入小清河后奔向大海。它是条美丽的河,流水潺潺,常年不息,它造福了两岸人尼,美化了鲁中大地。最近淄博、博山网上很火,外地的朋友、战友多次询问博山颜文姜的事迹,似懂非懂的问我,我就把小时候听老人们讲的“颜奶奶...
在从前爹娘包办买卖婚姻的世道里,流传着“冲喜”的坏风俗,男的病得不中用了,婆家要娶,女方也得去.那工夫,凤凰山前住着户姓郭的人家,老两口有一男一女,给儿子说下了青州府颜家庄的一门亲事.来过门的媳妇叫颜文姜.她十九岁那年,婆婆想把她娶进门,偏偏在这时候儿子得了重病,眼看就不行了.公公主张把日子...
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神头村,始建于北周,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颜文姜祠依山势而建,拥有四进院落,沿中轴线而上,依次为山门、香亭、灵泉、正殿、寝殿,附有东西两庑,左右跨院,共计殿庑七十余间,均属明清时期建筑。其中,山门3间,单檐歇山,顶覆琉璃瓦。香亭立于大门以内...
淄博市博山区古称“颜神”,号称“孝乡”,有山名为“颜山”,有泉名叫“孝妇泉”,穿城而过的小河名叫“孝妇河”。这些名字都出自当地流传已久的孝妇颜文姜的传说。直至今天,博山人仍对颜文姜的孝行赞不绝口,每逢盛夏接颜文姜回娘家避暑、为颜文姜庆生、举办庙会、岁时祭祀等习俗保留至今,颜文姜已成为...
颜文姜,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出生于青州府颜家庄(今山东淄博博山区八陡镇一带)。她以孝顺公婆、忍辱负重而著称。 二、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颜文姜在年轻时,因包办婚姻被嫁入郭家。然而,她进门不到一个时辰,丈夫便去世,从此开始了她在郭家的艰难生活。 婆媳矛盾: 颜文姜的婆婆对她怀恨在心,视其为“丧门星...
在齐文化的起源地——博山,坐落着一座始建于盛唐天宝年间的古建筑——颜文姜祠。颜文姜祠建于唐天宝五年,宋元时初具规模,以后历代都有重修。其正殿为建筑结构史上罕见的“无梁殿”,建筑风格庄重朴实,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丁春林摄 相传晋代(公元266年)以前,...
颜文姜祠大殿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是一座传承了“孝”文化且建筑结构独特、造型优美的传统古建筑。现在看到的建筑外形是明清风格,内部大木结构为元代风格,大殿现存春秋、南北朝、唐、元、明清五个时期形制和风格的柱础。然而,大殿始建年代和祠主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笔者通过多年深入考证,把大殿内被世人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