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四肢无觉耳聋目盲忘掉形体和心智与大道合一这就是坐忘 《坐忘》原文与赏析 颜回①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②(《庄子·大宗师》) 【注释】①庄子借孔子的学生颜回之口表达自己的思想。②堕(huī):通隳、废。黜(chù):废除,罢免。聪明:耳聪目明。大通:大道。 【译文】四肢...
颜回回答:“我已经忘记了礼乐。”孔子说:“这很好,但还不够。”再过了几天,颜回再次对孔子说:“我有所进步。”孔子问:“这是什么意思?”颜回回答:“我已经达到了坐忘的境界。”孔子惊讶地说:“什么是坐忘?”颜回解释:“毁废肢体,退除聪明,抛弃形骸和知识,与大道融为一体,这就是坐忘。”孔子听后,感慨地说...
何谓坐忘?还得从坐忘的根源说起,坐忘出自庄子大宗师篇,是颜回描述自己日益精进的修为,到达坐忘的境界,也就是最高的层次了,就连仲尼都说他已经落后颜回了,可见坐忘是一种自我修养的顶尖状态。坐忘一般被认为是离形去智,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状态。颜回跟老师报告最近的学习心得,说自己境界上有了提升,...
孔子说,“同则无好也,”你同万物合而为一,也就没有好恶了,这个境界里,没有是非善恶,就是“坐忘”。“化则无常也。”所谓的变化,一切的无常,都自然而然地呈现。孔子说,颜回,你是真的贤人,我要向你学习了。老师诚恳地对学生这样说。谦虚是一座最高的山峰。作为老师,不仅是知识的广度,境界的高度,...
颜回曰:“回益矣①。”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②。”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③。”仲尼蹴然曰④:“何谓坐忘?”颜回曰...
颜回答道:“我已经坐忘了。”孔子惊讶地问:“何谓坐忘?”颜回解释说:“消除身体,摒弃智慧,脱离形骸,忘却知识,与大道融为一体,这就是‘坐忘’。”孔子听后,感叹道:“与大道同化,则无好恶之别;变化无常,这就是贤者的境界啊!我也愿从此跟随你学习。”...
颜回回答:"我坐忘,当下忘我了。" 孔子问:"什么叫坐忘?" 颜回解释:"不用耳目的聪明,忘去形体,忘去心智,使心中空明,万物生灭任他去来,这叫'坐忘'。" 孔子感叹道:"与万物同一就没有偏好,顺应变化就不执滞常理。你果真成了贤人啊!我作为老师也希望能跟随你学习而步你的后尘。" 坐忘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放松...
《淮南子》卷12道应训诗解19颜回坐忘洞于化通远道伐郑谋泄军败 题文诗: 颜回谓曰:回也益矣.仲尼问故.曰忘礼乐. 仲尼对曰:可矣犹未.异日复见,曰回益矣. 仲尼问故.曰忘仁义.仲尼又曰:可矣犹未. 异日复见.曰坐忘矣.丘遽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答曰:堕吾肢体,黜吾聪明,离形去知, ...
在庄子的著作中,通过寓言的形式,孔子与他的弟子颜回之间有一段关于"坐忘"的对话。《大宗师》中提到,颜回首先对孔子说:“我有长进了。”孔子询问颜回进步的具体内容,颜回回答:“我忘掉仁义了。”孔子表示认可,但又认为还不够。后来,颜回再次见到孔子,表示又有了新的进步:“我又有长进了。”...
颜回道:“所谓坐忘就是,完全忘却了自己身体的存在,可以自主的关闭自己的视听系统,也就是可以做到不听不看。达到抛弃肉体的束缚和对智巧的追求,使自己完全融于大道之中,这就是坐忘的境界。”孔子听到这儿,说道:“与万物同一则对万物无差别之心,也就没有特别的偏爱。融入大道之中则会顺应道的运行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