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景之余,诗人提笔写下了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02 字词释义 诗题中的破山寺,即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兴福寺。禅院,是指寺院。这是一首题写在寺院墙壁上的题壁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阳光照射着山上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翻译: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悦鸟性...
诗歌鉴赏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诗的尾联写“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万籁②此俱寂,但余钟磬③音。[注释]①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②万籁:一切声响。③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警策”句应居于关键之处,揭示主旨。这首诗中的“警策”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2【题目】题破山寺①后禅院唐常建清...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繁华世界,市井喧闹,人语嘈杂。奔波于其中,久了,便会被一些浮华所吸引,所牵挂,于是忘记了最初的心愿,忘记了最初的自己。名和利,像是两只挂着鱼饵的钩子,一旦被它们钩住...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版本二) ...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朝代:唐体裁:五律类别:山水 【诗词】: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解释】: 【注解】: 1、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 2、万籁:一切声响。 3、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韵译】...
(三)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译文】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曲曲折折的小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注释:①【初日】初升的太阳。②【禅房】僧人住的房舍。③【人心】指人的世俗之心。④【万籁(Iài)】指各种声响。⑤【钟磬(qing)】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作者作品:常建,生平...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