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①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②【译文】清晨我进入古寺,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此时此刻各种声响都没有...
颌联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颌联,颌联写诗人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染佛门禅理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把读者带进幽美绝世的佛门世界。尾...
常建是开元进士,与王昌龄同榜,做官期间一直不得意,于是与山水为伴,长期过着漫游的生活。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诗人漫步山林,进入古寺。大自然的宁静、禅院的清幽使他心情愉悦,充分感受到风景的美好,体味到远离尘世的快乐。 赏景之余,诗人提笔写下了这首《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翻译: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悦鸟性...
标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年代唐 内容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注释【注解】: 1、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 2、万籁:一切声响。 3、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韵译】: 清晨我信步来到破山寺, 朝阳映...
分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首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颔联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颈联和尾联在意念上紧承颔联,颔联写诗人的发现之美,追寻之乐,这两联则通过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景物描写来渲染佛门禅理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给读者带...
题破山寺①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②此俱寂,但余钟磬③音。 [注释]①破山寺:即兴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繁华世界,市井喧闹,人语嘈杂。奔波于其中,久了,便会被一些浮华所吸引,所牵挂,于是忘记了最初的心愿,忘记了最初的自己。名和利,像是两只挂着鱼饵的钩子,一旦被它们钩住...
[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诗词全文如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版本一)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版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