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日本学者Hirabayashi等开展颈椎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以来,手术方法得到不断改进,目前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及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在一侧椎板外侧完全切断作为开门侧,另...
此术式最早由日本平林和中野等报道,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将椎板一侧或两侧切开,使椎板向后外侧移位以扩大椎管,是近年来治疗颈椎病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应用于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 一、术前处理 【明确诊断】 1.病史: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而引起一系列的脊髓压迫症状,患者常诉手足无力、麻木、下肢发...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颈椎椎板成形术(Cervical laminoplasty)的一种,颈椎椎板成形术是脊柱外科领域最经典的术式之一,适用于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黄韧带骨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等疾病。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椎板截骨的方法,使椎管的后壁向后向外开放,在保留椎板的同时,扩大骨性椎管的面积,从而...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就是在颈部后面切开,通过手术操作,扩大椎管空间,解除脊髓压迫,保护和改善神经功能,缓解不适症状。” 此次是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骨科开展的首例颈椎后路椎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此项技术的开展为患者提供了更为...
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存在多种问题和挑战。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效果,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方案。 轴性痛 改变固定方式,使用刚性固定代替弹性固定。 保持棘突后方复合体完整,避免损伤。 短缩棘突,维持颈部肌肉相对对称。 保护颈2和颈7的肌肉,避免损伤。
1.轴性痛;2.颈5神经根瘫;3.再关门;4.活动度降低;5.术后颈椎后凸;6.减压不充分;7.切口血肿、积液;8.手术创伤大;9.术后康复缓慢。 一、轴性痛 改变固定方式,变弹性固定为刚性固定;保留棘突后方复合体完整;短缩棘突,维持颈部肌肉相对对称;保持颈2(及颈7)肌肉相对完整;保持深层肌肉完整;超早期起床及功能...
本周一,沈洪兴教授为一名74岁的老年患者行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右上肢疼痛、麻木,MRI检查可见患者前方椎间盘突出并不严重,但是后方增厚的黄韧带压迫脊髓引起患者的上述不适症状。由于这位患者年龄大,体重只有40公斤,麻醉过程中输液太快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为确保手术顺利,沈教授在术前邀请...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开门固定开门的位置递神经剥离子镊子持针器10号缝合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递尖刀血管钳引流管针线纱布及线剪10再次清点纱布针等手术物品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一,体位:俯卧位 二,麻醉:全麻 三,器械准备:大骨科颈后路 四,器械配合: 1,准备无菌器械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物品及检查...
椎板成形术疼痛颈椎后路深部肌肉颈脊髓病发生率Hosono对3种不同方式的椎板成形术的轴性疼痛的发生率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确定是C7椎板成形还是深部伸肌剥离是椎板成形术后产生轴性疼痛的主要原因.通过对91例颈脊髓病的患者进行研究,患者被分成3组,2001年前的患者均采用了C3-7的椎板成形术(左开门C3-7组,共37例)VIP...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颈椎OPLL的常用术式。该术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但是盲目开展手术亦会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先介绍一例失败CASE,再结合书籍、文献和个人经验,对单开门手术技术做一简述。 反面CASE 该患者在其他医院接受单开门椎板成形术(C4-7)。下图是术后一段时间后复查的颈部CTA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