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后肌群常见的有斜方肌、头夹肌、颈夹肌、竖脊肌等。 1. 斜方肌:是位于项部和背部的浅层肌肉,呈三角形,左右两侧合起来呈斜方形。它起自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外侧 1/3、肩峰和肩胛冈。斜方肌上部纤维收缩可上提肩胛骨,下部纤维收缩可下降肩胛骨,中部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整体收...
颈后肌群触发点的按摩技法在这一节的最后有详细介绍。 多裂肌和回旋肌 多裂肌和回旋肌是颈部肌肉中位置比较深的肌肉,这些细小的肌肉从不同角度连接脊柱,控制头颈做更为精细的动作。 多裂肌和回旋肌触发点会在其所在部位产生剧烈疼痛,疼痛会沿脊柱跨多节椎骨传递(见图),...
按摩颈后部时第一只手的位置和姿势(左);按摩颈后部时第二只手的位置和姿势,向脊柱方向按压,按摩另一侧时两只手交换位置,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卧姿按摩。
所谓“颈肩分离”训练,就是指在预先固定肩部(外旋、水平外展单侧上臂)动作,使上斜方肌一类的颈肩部肌群处于收缩状态(用于控制肩部/肩胛部,则不能用于控制颈部),再触发颈部(后伸)动作;使颈部深层小肌群得到激活和锻炼。 1、基本式 患者取俯卧位,头颈部置于床外;可用腹式或横式呼吸法。
颈后肌群的放松可以非常直接简单,取仰卧,双手平放,屈髋屈膝支撑,泡沫轴置横于颈后,抬高臀部并使用腿部肌肉用力使其来回滚压,从 颈枕部到颈胸交界(大椎)反复 动态态滚压; 泡沫轴滚压颈后部肌群 每次滚压1min为一组,进 行3~6组便可; 也可进行静态滚压,找到扳机点(疼痛敏感点)进行3~5s ...
简介一:本期内容包含的关键肌肉: 1.头最长肌 2.头下斜肌 3.头夹肌 4.颈棘肌 5.颈夹肌 6.颈最长肌二:本期内容包含的针对动作: 1.侧屈+旋颈+仰头×5 2.侧屈拉伸 3.侧屈+旋颈拉伸 4.侧屈+旋颈+收下巴低头拉伸三:脖子不舒服可能引起的症状: 1. 脖子出现酸痛、刺痛、灼痛或疼痛放射到肩部、背部或...
一.回旋肌和多裂肌 因回旋肌和多裂肌属于脊柱深层进群,所以它产生的触发点疼痛一般在于表层肌群持续受力或者持续拉伸导致的卫星触发点 二.枕下肌群颈后部触发点产生的原因和斜方肌以及肩胛提肌触发点产生的原因相似,都是过度使用。挥鞭样损伤、习惯性驼背、情绪紧张、姿势性压迫、频繁活动头部、长时间肌肉收缩等很...
病情分析:颈后肌群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其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干预。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1.休息和姿势调整:减少对患处的过度使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在工作中,要注意调整坐姿和计算机屏幕高度,以减轻颈部压力。 2.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以及拉伸练习。这些方法可...
肩对人的体态、气质的关系很大,而且影响穿衣的效果。其中一个常见问题是溜肩,溜肩又称斜肩、垂肩。溜肩是肩部下滑,肩部线条与水平线的夹角超过20度。溜肩的主要原因多是胸肌、斜方肌紧张,颈后肌群的力量不足。所以,改善溜肩,拉伸胸肌、斜方肌,加强颈后肌群的力量。胸大肌拉伸 1.右手与右前臂抵门框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