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云南某所学校,表达得更加清楚——预聘制人员为非事业编制人员,实行“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工龄津贴+绩效工资+五险”的待遇模式。但是,预聘合同第一年不享受校内绩效工资,按年度考核结果计发奖励金;第二年起,绩效工资按照校内在编同类人员的 60%发放,以后逐年递增10个百分点;签订准聘合同后享受编内同类人...
归纳起来,高校对“青椒”的要求共3类:论文发表、课题申请和教学学时。另外,解聘规定各有不同,“非升即转”“短聘”“低聘”等,都是“非升即走”的折中办法。一些高校在副教授中也开始实行预聘制。比如,针对社招的副教授,在难以衡量其职称“含金量”时,会与其签订预聘制副教授的合同,满足条件后方可参评...
用一句话来概括“预聘—长聘”的特点就是高风险高回报,通过长聘考核之后如同飞升,若未通过则需尽早另谋高就。 长聘教授的晋升轨迹通常为“助理教授—预聘/长聘副教授—长聘教授—讲席教授”,其中长聘考核是一个专门环节。当助理教授获得职称晋升,但未进行长聘考核时,只能晋升为预聘副教授。只有通过了长聘考核...
据我了解,清华大学大概也是在2012年宣布全面转向预聘-长聘制,而我所在的二级单位是试点单位之一,可以说是最早尝试这一制度的单位。 当我加入研究院时,并没有直接进入预聘-长聘体系,而是担任了研究岗位,跟我同时的许多同事则是在预聘-长聘岗。当时,我所在的研究院在制度上可能没有北大那么完善。比如说,我记得学...
预聘制就是其中之一。所谓预聘制,就是公司在招聘岗位上设定一个预聘期,通常为三个月至半年不等。在预聘期内,员工能够尝试工作并接受公司评估。如果公司认为员工胜任并符合要求,就会转为正式员工。这种制度可以降低企业的雇佣风险,但同时也使得员工在预聘期内生活稳定性受到影响。对于公司来说,预...
预聘与准聘在学术和科研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预聘通常指的是在正式聘用前,通过预约来确认未来的职位。比如,某大学在招聘数学教师时,会先预约某些候选人,以确保在最终的聘用流程中,这些候选人可以满足职位需求。这种预约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候选人专业能力的信任,也反映了学校对未来的承诺。而准...
国外高校的“非升即走”环节一般是从助理教授到长聘副教授,但在我国却增加了许多“学术阶梯”。 比如,有些高校的职称晋升通道是助理教授—副教授—长聘副教授,但也有高校是预聘助理教授—长聘助理教授—长聘副教授—长聘教授。助理教授到长聘副教授成为了一条越走越长的路。
二是,“预聘长聘制”大力保障教师的薪酬待遇和岗位稳定。 在“预聘长聘制”中,只要晋升到长聘岗位,比如长聘副教授,那么就会保证年薪不变和岗位稳定,不再受到当前高校中施行的聘期考核和浮动绩效工资的约束,更不会出现聘期考核不通过要降薪、降级或转岗的风险。
扫码查看预聘公告详情 符合预聘条件和要求的预聘者,请发送《个人简历》到报名专用邮箱,具体要求如下: 1.邮件主题设为“学科+姓名”,如:“语文 某某”; 2.邮件内容:文件名与邮件主题一致,文件中要有个人简历(含证件照)、预聘学科教师资格证、各类获奖证...
预聘与长聘是高校聘用教师的两种主要方式,预聘通常为3年,旨在考察教师在学术研究与教育领域的潜力,如达标,则进入长聘阶段。长聘阶段,教师将获得较为宽松的考核环境,以全心投入科研与教学,若考核未通过,将予以解聘或退出长聘序列。长聘制实施前需进行“一人一议”,确保双方对考核目标、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