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记载:顾恺之迷信一些小法术,认为只要心诚,就一定灵验。“桓玄曾把一枚柳叶送给顾恺之,忽悠他说:“这是蝉用来藏身的叶子,你用它遮挡眼睛,别人就不会看到你了!”顾恺之大喜,信以为真,于是就用柳叶遮挡住眼睛。桓玄对着顾恺之撒尿,而顾恺之却坚信桓玄没有看到自己,于是把这枚柳叶视为珍宝。顾恺之是...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他是东晋时期的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和诗人,被誉为“三绝”:画绝、才绝和痴绝。顾恺之的绘画艺术成就卓越,其作品深受后人赞誉。他的绘画风格独特,擅长将人物形象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卷。顾恺之知识渊博...
顾恺之作品已无真迹传世,但仍有唐、宋摹本保留其面貌,其中最著名的三件为《列女仁智图》《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命运最坎坷、最令人惋惜的是《女史箴图》。此图的创作目的仍是为社会风俗服务,即“明劝诫,著升沉”,它是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女史箴》所作的长卷,讽刺后宫干政并教育宫廷妇女遵纪守法。
顾恺之像 顾恺之,东晋大家,诗书画皆精,尤擅绘画,名列“六朝四杰”。其作品形神兼备,线条精细,形象生动。涉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尤以《洛神赋图》闻名,为中国画史瑰宝。其艺术成就卓越,对后世影响深远。顾恺之,东晋绘画巨匠,其“传神论”、“迁想妙得”等理论,奠定国画理论基石。《魏晋胜流画赞》...
“才绝”指顾恺之博学有才,工诗书画;“画绝”指他精工人像、佛像、禽兽与山水等;“痴绝”指他拥有不合流俗的生活态度与可贵品质。而“三绝”中尤以画绝最负盛名。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绘画理论家与诗人,他学问广博,颇富才气,擅长诗赋、书法,尤以绘画著称并闻名于世,因此被世人称为“画绝、文绝与...
顾恺之是中国画坛当之无愧的祖师爷。汉代以前,中国的绘画基本都是不自觉的艺术,那时候的画像石和画像砖等都是厚葬的产物,绘画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歌颂功臣名将、描绘宗教场景,带有鲜明的政治和宗教色彩,并不以审美为目标。魏晋之际,绘画逐渐有了美的自觉,大家在创作作品时开始关注审美自身,以欣赏品悟、审美陶冶...
顾恺之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写诗、作文、绘画,20岁左右,就成了东晋文坛上出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所谓痴绝,是说顾恺之在生活上表现出一种天真、爽朗的性格。他说话很有风趣,有一次,他有一幅画寄放在好友桓玄的家里,可是贪心的桓玄把画偷走了。顾恺之听说自己心爱的画丢失...
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所处时代更早,他便是作品被谢安评价为“苍生以来未之有”,本人被誉为“才绝、画绝、痴绝”的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东晋永和四年(348),顾恺之生于晋陵郡无锡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无锡市一带,他的父亲顾悦之曾经担任过扬州别驾、尚书右丞。一种说法认为,顾恺之的祖父是曾经官至散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