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多次非对称降息(贷款降幅>存款),推动商业银行从依赖存贷利差转向市场化定价,同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四、非对称降息的影响 正面影响 精准滴灌:引导资金流向政策支持的薄弱环节(如小微企业、绿色产业)。 稳定金融市场:避免全面降息引发资产泡沫(如股市、楼市过热)。 缓解特定矛盾:例如通过降低房贷利率化解房地产风...
需要指出的是,债券和存款市场期限利差已率先走向“平坦”。1)去年12月,国有大行定期存款利率调整时,三年及五年期限挂牌利率均调降25bp,而一年及以内期限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仅调降10bp,已能够体现不同期限利率调整的非对称性。2)从债券市场利率看,无论是国债、国开债还是AAA级中短票,5Y-1Y期限利差普遍低于本...
第五,实体经济领域的LPR降息而非金融领域的MLF降息,在加快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也规避了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资金脱实向虚等不利影响。LPR降息主要影响实体经济的信贷规模和融资成本,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相对间接;而MLF降息会直接影响市场利率和流动性,尤其是在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降温的背景下,将对人民币汇率形...
(明明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24年2月5年期LPR脱离MLF指导单独下行,其原因或在于去年三轮存款降息叠加2月降准落地缓解商业银行负债压力,地产、制造业投资需求有待提振,而利率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非对称降息背后“LPR——存款利率”传导路径或不至于取代MLF利率的长债利率定价中枢地位,而债券相较于贷款配置性...
LPR利率一般由MLF利率与银行加点形成,伴随着MLF超预期降息15bp后,市场普遍预计8月LPR会同步长下调,甚至不排除5YLPR调降超过15bp的可能,例如2022年8月15日,MLF利率调降10bp后,5YLPR单次调降15bp。此次LPR非对称下调,意在商业银行“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关于商业银行利润,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
(3)非对称降息指的是存款、贷款的利率不同步下降,也可以指LPR的1年期和5年期利率不同步下降。二、我国LPR利率的变化趋势 我国的LPR利率包含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的LPR利率。从历史趋势上看,两者都处于逐步下降(降息)的变化趋势。其中1年期LPR利率从15年的5.5%下降到24年的3.45%;5年期下降的少一些,...
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表示,春节过后,央行针对当下的经济形势和1月份的宏观数据,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总基调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准性,进行了非对称降息。由于MLF是中期贷款利...
第四,对商业银行而言,进一步降低存款等负债端成本的诉求上升。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银行组的测算,本次非对称“降息”拖累上市银行净息差8bp左右;综合考虑前期的降准50bp、2023年12月存款挂牌利率调整的缓释,上市银行净息差降幅在5bp左右。从稳定息差的角度看,我们预计一个季度内可能出台新一轮的存款降成本。风险...
1年期LPR下降为3.45%!这次降息主要是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LPR全称Loan Prime Rate,原意是指金融机构对其最优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从字面可以这么理解——LPR起源于美国的最优惠利率,即Prime Rate,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期,当时美国经济恶化,企业大量倒闭,信誉良好的企业更...
第一,本次降息有两个特点。一是间隔时间短,上次降息是6月,三个月内两次降息;二是非对称式,1年期MLF比7天逆回购降幅高5BP,这是2019年LPR改革之后的首次。第二,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再度降息?我们理解,一则这是落实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精神的落地;二则7月CPI转负(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