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对儒家的印象多属谦逊有礼的读书人,甚至也有一些朋友可能因为不太了解儒家,对儒家颇有些偏见,认为儒家“书生气”太重,没有什么血性。于是许多人听到“以德报怨”这个词,就理所当然认为是儒家提出来的,实则不然。以德报怨其实是道家提出来的,同时,以德报怨也有其深刻内涵,因为主题关系,在此不做赘述,...
01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学习心得: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句非常知名的话,是提示我们如何对待对我们不好的人和对我们好的人...
显然孔子没有说要以德报怨,而是说应该用公正、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生活中如果是一味地以德报怨,反而会让人是非不分,甚至变本加厉,助纣为虐。对待仇怨,孔子说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是正直、公正。孔子主张以公正、正直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对待仇怨,既不被个人感情所左右,也不...
晋语:“夫德,福之基也。”“德”或为“福”之注文。”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老子说的“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句话的含义,则需要从该章节的秩序入手,并对其全文分析之后才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判断。 1、秩序分析 从该章节的秩序上来看,系老子言礼。 2、明字分析 【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
孔子认为,人应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遵循正义和道德,不因别人的错误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他反对「以德报怨」的理由并不是鼓励报复,而是因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道德的混淆和失衡。如果人们总是以善意回应恶意,那么善恶的界限可能会变得模糊,社会的正义感可能会受到挑战。再进一步,「以直报怨」的「直」,在这里意味着公正...
节俭是养德之道,是美德之本。淡泊以明志:要用淡泊来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要过分看重名誉和地位上的得失和成败,不要为了虚名和虚荣而失去自己的原则和方向。淡泊可以让我们超脱和清醒自己的心态,不要被名利场上的诱惑和挑战所左右,不要因为一时的荣誉和利益而忘记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淡泊可以让我们明确和坚定自己的...
“以德报怨”和“有仇不报非君子”都是至理,两者之间要区别对待。区别就是一个“怨”字上和一个“仇”字上,另外就是你是普通人还是君子甚至是圣人。真正弄明白了,主张:如果是“怨”,就“以德报怨”;如果已成“仇”,就“有仇不报非君子”也。
其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指节俭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因为“廉”亦是一种高尚品质,且对于为官者尤为重要,于是人们便慢慢把俭和廉联系在一起,便有了“俭以养廉”,强调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关于俭与廉的关系,...
格言警句解析: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明·宋濂《元史·列传第五十·乌古孙泽》 【注译】不俭朴则不能培育清廉之风,不清廉则不能养育道德。 【解读】清廉是为官的'本分,也是为官之德。为官要清廉,要涵养官德,必从俭朴做起。俭与廉不可分离,更不可分割。孔子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