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和酵母总数(CFU/g或CFU/mL)=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样品体积或重量霉菌和酵母总数(CFU/g或CFU/mL)=样品体积或重量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结果报告:霉菌和酵母总数以CFU/g(固体样品)或CFU/mL(液体样品)表示。若菌落数低于10,则报告实际计数;若高于150,则报告“>150×稀释倍数”。5. 注意事项 无菌操...
第一,是需要对平板进行观察的,不能直接培养至第5天计数,因为霉菌的特殊性,在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孢子,导致整个平板蔓延。因此,在培养后的第2天开始,就要对平板进行观察,并计数典型菌落,而这样的观察在之后每一天都应该进行,直至培养第5天。第二,就是正置培养。这一点是16版国标与旧版最大的区别,10...
霉菌平板的计数范围 霉菌平板计数时,计数范围一般控制在10 CFU~150 CFU。 具体计数方法如下: 选取菌落数在10 CFU~150 CFU的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分别计数霉菌和酵母。 霉菌蔓延生长覆盖整个平板的可记录为菌落蔓延。 计算同一稀释度的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
(4)《中国药典》则选用沙氏葡萄糖琼脂(SDA HB0253-81)作为霉菌计数的培养基 三、计数操作 有关霉菌的计数,一般要求从第3天开始观察计数,持续至第5天或1周,有些霉菌长得很快,且如果样品中菌数又比较多的话,第3天可能就无法有效分辨了,所以需要从第2天就持续观察,只要肉眼可见菌丝团就标记为一个菌落。在检验...
微生物鉴定细菌霉菌计数 微生物鉴定中细菌、霉菌的计数一般采用平皿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计数方法,包括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 在采用平皿法进行菌数测定时,应取适宜的连续2~3个稀释级的供试液。取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如果是培养基稀释法,则将1ml供试液均匀分注入2个或以上的平皿中)。然后,...
(4)《中国药典》中,霉菌计数的培养基选用沙氏葡萄糖琼脂(SDA HB0253-81)。有关霉菌的计数,通常建议在第三天后开始观察并持续至第五天或一周。然而,某些霉菌生长迅速,特别是在样品中菌数较多时,第三天可能已难以有效分辨。因此,建议从第二天起持续观察,一旦肉眼可见菌丝团,即标记为一个菌落。在检验...
霉菌蔓延生长覆盖整个平板的可记录为菌落蔓延。 3.2 结果报告 3.2.1 计算同一个稀释度的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计算。 3.2.2 有两个稀释度平板上菌落数均在10 CFU~150 CFU之间,则按照 GB 4789.2 的相应规定进行计算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3.2.3 若所有平板上...
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方法,与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步骤为: 将样品制作成10倍梯度的稀释液,选择2~3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吸取1 mL于两个无菌平皿,倾注培养基,培养后观察,计数。 对番茄酱、番茄汁适用于第二法 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是采用显微镜直接镜...
本标准代替GB4789.1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苗和酵母计数》和SN/T2552.3-2010《乳及乳制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第3部分:酵母、霉菌菌落计数》。 本标准与GB4789.15-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
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食 品卫生微生物学检 验霉 菌和酵母计数GB 4 789. 15一 94代替 GB 4789. 15- -84Microbioli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 hygiene Enumeration of molds and yeasts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粮食、 食品和饮料霉菌和醉母菌计数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粮食、 食品和饮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