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隧道惨案二战期间,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和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遭受日军战略轰炸6年零10个月,史称“重庆大轰炸”。在此期间的1941年6月5日,日军对重庆连续实施5个多小时的大规模轰炸,高温和严重缺氧,致使在重庆较场口防空隧道内躲避的数千民众窒息及推挤践踏身亡,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接死于...
五个小时后,隧道内已是死一般的沉寂,听不见活人声音,到处都是尸体,画面非常惨烈。据悉,大隧道惨案是二战期间间接死于轰炸人数最多的一次惨案,差不多每4秒就有一枚炸弹在重庆的市区爆炸。它和1938年6月9日的黄河花园口决堤、1938年11月13日的长沙大火,被称为抗战时期的中国三大惨案。6日凌晨,民国政府组织...
1941年6月5日晚9点左右,日军出动24架飞机分三批轮番轰炸重庆,空袭时长达5个小时,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未及时组织重庆市民进行疏散,导致大量民众拥向公共防空隧道(也称十八梯大隧道)中,造成洞内人数接近饱和;由于管理混乱,隧道口的宪兵及...
而本片文章就是以经历过数次重庆大轰炸以及重庆防空大隧道惨案的幸存者杨筱文的回忆并口述整理出来的内容。作为抗战陪都的重庆,它是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城市。向抗日前线补给的军粮、兵员,大多是从重庆启运的。向抗日前线补充的军火,则大多是设在重庆附近山沟里的兵工厂,在防空洞里生产的。正因如此,...
而本片文章就是以经历过数次重庆大轰炸以及重庆防空大隧道惨案的幸存者杨筱文的回忆并口述整理出来的内容。作为抗战陪都的重庆,它是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城市。向抗日前线补给的军粮、兵员,大多是从重庆启运的。向抗日前线补充的军火,则大多是设在重庆附近山沟里的兵工厂,在防空洞里生产的。正因如此,...
1941年6月5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大隧道惨案”。原国民党中统少将郑蕴侠,当时任“陪都”重庆市党部机关报《世界日报》采访部主任、“群力新闻社”副社长、《自治周报》总编、军委会坚信通讯社社长等职。郑蕴侠在2004年曾对记者详细叙述了“大隧道惨案”的过程。大隧道是当时供市民用的公共防空设施,由7段隧道...
重庆隧道惨案是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民间悲剧之一。它不仅造成了大量无辜市民的死亡和伤残,也给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和生活困境。惨案发生后,国民政府对事件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并对遇难者家属进行了赈济和安葬。同时也对防空设施进行了改进和加强。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弥补惨案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当年的重庆城防就是豆腐渣工程,否则怎么会出现“大隧道惨案”? 今年6月5号是重庆“大隧道惨案”八十周年纪念日,但网上看到的声音很少。这不是因为中国人民健忘,而是当年民国政府的下限太低——因为比起南京大屠杀、花园口惨案、河南大饥荒、长沙文夕大火……,大隧道惨案的死亡人数在民国历史中确实不那么起眼。
大隧道惨案中大量濒死状态的受害人连死亡都没确认就做了孤魂野鬼,世间疾苦不过如此。仅有那嘉陵江面堪堪飘荡的纸船灯,略略告慰了尸骨无存的逝者。善后工作方面,国民党宣布只负责12岁以上的孤儿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其余人员一律自理。逃脱责任,一错再错 不论是亲历者口述还是档案上的白纸黑字,都证明国民党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