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圣在吴淞口怆然离去。他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苏儒、琴薰决心不离沪,可哀也...尽管女儿有不愿离开的原因种种,无奈的父亲只得托人送去金条一根,并附上一封信,愿夫妻二人永远互助互爱,共度困难,携手一生,幸福安康...陶琴薰是陶希圣的次女,毕业于西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外文系,丈夫沈苏儒是著名民主人士...
如果说前期的万冰如是一个默默无闻,在背后支持丈夫的家庭妇女,那么在“高陶事件”中,她就是整个事件的主心骨,没有她,陶希圣就无法曝光汪精卫虚伪的真面目。北伐开始后,陶希圣受聘成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政治教官,在那里,他结识了汪精卫,并深得其赏识。汪精卫 就在陶希圣以为跟着汪精卫是最正确的选择时,他发现...
紧接着,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陶希圣跟妻子万冰如谈话,万冰如说敢签字,就打死他的事情,也是因为妻子的话,陶希圣才会“生病”,躲过签字。话说,陶希圣在民国,也是个人物,他为什么会这么听老婆的话呢?那是因为万冰如和几个孩子,已经做好替陶希圣去死,以让他保全名节的准备了!万冰如和陶希圣,是包办婚姻,她出身...
在“高陶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那位神秘女性,正是陶希圣的结发妻子万冰如。她来自湖北黄冈,生于1902年,年仅16岁就与年长三岁的陶希圣结为连理。陶家和万家世代结亲,万家祖上都是读书种地的大家族,明朝以来出了不少能人。民国时期的名将万耀煌,就是万冰如的堂哥。万冰如虽然没上过学,但她父亲万信民一直支持她...
陶希圣心情沉重地对她说,经过一个半月漫长的谈判,汪精卫为了个人利益,打算背叛国家,甚至还强迫他在那份损害国家的条约上签字!他得认可伪满洲国是合法的,还得承认日本对内蒙、华北、长江下游以及华南那些海岛的控制权。而且,汪精卫还答应和日本人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进行“联手”。这...
虽然在一开始,陶希圣误入歧途,追随汪伪。但到后来,他迷途知返,让众人也看清对汪伪政府的虚伪面孔,也算得上是一种将功折罪。书生出生的陶希圣,即使是晚年回想起此事。也认为是一种遗憾。满怀沧桑地道:书生论政,论政仍是书生。鸿儒硕学,为人师表 从陶希圣的前半生来看,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书生。他从北大法...
陶希圣心情沉重地向她透露,经过长达六周的协商,汪精卫已决定为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并强迫他在相关协议上签字。他必须接受伪满洲国作为合法政权,同时认可日本对内蒙古、华北、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华南沿海岛屿的控制权。汪精卫不仅同意与日本在多个领域展开协作,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这就是...
《陶希圣的前半生》是2017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贺渊。生前,陶希圣背负着汉奸和战犯的骂名。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他的身份其实是学者和政客。作为学者,陶希圣对法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都有过研究,且曾经在中国社会结构和性质的讨论,本位文化的讨论,以及在运用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切入...
在中国现代史上,陶希圣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早先,潜心研究中国社会史,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挖掘和分析的独到见解,引起了中国学界的好奇,继而引发了一场“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期间,一部《中国社会现象拾零》和四卷《中国政治思想史》,开创了“陶希圣时代”;后来,挟笔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