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28日,新中国第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上海宣告成立,陈伯吹被任命为副社长。《小朋友》由中华书局转至少儿社出版。陈伯吹始终支持和关心这本刊物,常常拿起笔为孩子们写作。改版后的《小朋友》在1953年1月正式面世,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历史最久远的儿童刊物。 1954年10月,陈伯吹奉调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担...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CICLA)是中国连续运作时间最长的文学奖项之一,也是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支持的重要奖项。该奖项由上海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教育学家陈伯吹(1906-1997年)创立于1981年,旨在表彰为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事业做出卓著成绩和巨大贡献的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及相关儿童文学专业人士。自2014年起被正式...
1934年,陈伯吹受邀担任大夏大学暑假讲习班和“附设女子幼稚师范科”的儿童文学课讲师,授课的教材就是这本书。从这本书的写作开始,陈伯吹的儿童文学之路由创作、编辑拓展到了理论研究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写好这本书,陈伯吹阅读了大量作品,如《天方夜谭》《伊索寓言》《土耳其寓言》《北欧神话》《希腊神话》...
陈伯吹先生从1923年起 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怀着“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执着愿望,74年笔耕不辍。点击观看视频 陈佳洱:父亲陈伯吹给我的成长礼物 上海宝山,赞49 陈伯吹生于宝山,是位地道的上海人。1981年,怀着对儿童文学事业的忠诚和期盼,陈伯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和稿酬5.5万元——相当于在市中心买一栋别墅的费用...
陈伯吹童话是陈伯吹创作的儿童图书,陈伯吹(1906—1997),原名陈汝埙。江苏省宝山县人。早年曾在乡村小学任教。第一部儿童小说《学校生活记》出版于1927年。作者简介 30年代曾任儿童书局编辑部主任。1945年后主编《小朋友》杂志。建国后,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书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少年儿童...
陈伯吹先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为几代少年儿童热爱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被誉为“东方的安徒生”。他怀着“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执着愿望,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他的《一只想飞的猫》、《阿丽思小姐》等作品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丰碑。1923年,陈伯吹先生在宝山完成了他的第...
陈伯吹(1906年-1997年)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上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他把毕业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翻译和理论研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宝...
11月15日,在2023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颁奖礼上,一批融入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优秀作品引人注目。这些能够让孩子们体味泥土清香、烟火温暖、乡风淳朴的儿童文学作品,浸润着童心,也传承着精神。从爱出发,抵达童心深处 在颁奖礼所在地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里,有一处“最美书架”,整整一面墙展示了历年来...
陈伯吹先生 1906年8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是我国乃至世界有影响、有重大贡献的、为几代少年儿童所热爱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安徒生”。 陈伯吹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