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28日,新中国第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上海宣告成立,陈伯吹被任命为副社长。《小朋友》由中华书局转至少儿社出版。陈伯吹始终支持和关心这本刊物,常常拿起笔为孩子们写作。改版后的《小朋友》在1953年1月正式面世,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历史最久远的儿童刊物。 1954年10月,陈伯吹奉调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担...
1934年,陈伯吹受邀担任大夏大学暑假讲习班和“附设女子幼稚师范科”的儿童文学课讲师,授课的教材就是这本书。从这本书的写作开始,陈伯吹的儿童文学之路由创作、编辑拓展到了理论研究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写好这本书,陈伯吹阅读了大量作品,如《天方夜谭》《伊索寓言》《土耳其寓言》《北欧神话》《希腊神话》...
2016年,刚获得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不久的中国作家曹文轩问鼎国际安徒生奖;2016年度作家奖获得者朱成梁的作品《团圆》在海外得到广泛传播;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获奖者、著名插画师熊亮,两度入围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并成为此项比赛的评委之一……来自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一部部作品,犹如叶叶扁舟,用温暖而质...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CICLA)是中国连续运作时间最长的文学奖项之一,也是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支持的重要奖项。该奖项由上海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教育学家陈伯吹(1906-1997年)创立于1981年,旨在表彰为中国乃至世界儿童文学事业做出卓著成绩和巨大贡献的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及相关儿童文学专业人士。自2014年起被正式...
陈伯吹先生的家人 与“陈奖”有交集的作家 眼中的 被誉为“东方安徒生”的陈伯吹先生 和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吧 ↓↓↓ 共同走过十年 家人 陈佳洱 陈伯吹之子、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 他(陈伯吹)对我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从小让我爱科学。只要有关科学家的电影,他都会陪我去看。看完电影以后,我父亲对我讲...
陈伯吹童话是陈伯吹创作的儿童图书,陈伯吹(1906—1997),原名陈汝埙。江苏省宝山县人。早年曾在乡村小学任教。第一部儿童小说《学校生活记》出版于1927年。作者简介 30年代曾任儿童书局编辑部主任。1945年后主编《小朋友》杂志。建国后,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书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少年儿童...
陈伯吹先生从1923年起 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怀着“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执着愿望,74年笔耕不辍。点击观看视频 陈佳洱:父亲陈伯吹给我的成长礼物 上海宝山,赞49 陈伯吹生于宝山,是位地道的上海人。1981年,怀着对儿童文学事业的忠诚和期盼,陈伯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和稿酬5.5万元——相当于在市中心买一栋别墅的费用...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这个奖项会随着一年一年更加完善,更加公平、公正、合理有序。高洪波 2019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这次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我认为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他们出自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家之手,有一种现实主义的力度。费嘉 2022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评委 它涵盖的面非常广泛,既...
陈伯吹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人物。一直到现在,说起陈伯吹,几代作家都知道,可见他的影响力。徐鲁 我们一代代的儿童文学作家,能够用自己的作品参与这个奖项,是对陈伯吹老先生最好的纪念和怀念,甚至是一种敬仰。殷健灵 儿童文学作家 他当然希望能够鼓励更多、更优秀的儿童文学写作,我觉得是一种大的情怀和气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