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自然界运动规律有五方面的相互破坏的力量,如果你洞察和领悟宇宙这种关系的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这样的人就能够使它昌盛了。 【延伸】贼:古代解释意思是残害、伤害的意思,这里是指破坏力量。宇宙自然界有这五种伤害关系,《阴符经》中的五贼解释很多,太公批注,为贼命,贼物,贼时,贼功,贼神。说黃帝得...
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登封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
译文:人有聪慧的一面,也有愚笨的一面,无论聪慧还是愚笨,都可以被隐藏于内。人有九个感知器官能招惹是非邪恶,其中耳朵、眼睛、嘴巴三个是最重要的,耳朵可以听,眼睛可以看,嘴巴可以说,它们可以动,也可以静。它们要是动,会如同木头着了火,必生灾祸。这就像一个国家内有奸邪的力量产生,时间一到必致溃亡。懂得这...
冀将来之君子,不失道旨。 黄帝阴符经 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观自然之道,无所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无所不见,故能照自然之性。性惟深微而能照,其斯谓之“阴”。执自然之行,无所执也。故不执之以手,而执之以机。机变通而无所系,故能契自然之理。夫惟变通而能契,...
《阴符经》全文共四百余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天道与人的关系。中篇主要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是论兵法战术。 上 原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则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译文:观察宇宙自然界的运行法则,用此自然法则来指导行动,就足够了。自...
《阴符经·中篇》 天生杀机,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 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故躬,小人得之轻命。
阴符经原文 阴鸷鸟飞,云暗山竦。 关背石走,鸣练震怒。 岂知背走,乃盗名与。 对雨发云,唄霹雳布。 血鳞震怖,蒙忽启聋。 众鸣咸索,怖散忽逢。 虽惊厥秉,觐鼓无穷。 阴符经译文 阴沉的鸟儿飞过,乌云笼罩着陡峭的山峰。关背石路隐秘莫测,战鼓的咆哮震怒传来。谁会知道关背山路隐藏着偷盗名与利的人。眼...
大字阴符经全文及译文 一、原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