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自然界运动规律有五方面的相互破坏的力量,如果你洞察和领悟宇宙这种关系的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这样的人就能够使它昌盛了。 【延伸】贼:古代解释意思是残害、伤害的意思,这里是指破坏力量。宇宙自然界有这五种伤害关系,《阴符经》中的五贼解释很多,太公批注,为贼命,贼物,贼时,贼功,贼神。说黃帝得...
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登封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黄帝阴符经》注二 [唐] 张果 黄帝阴符经叙 《阴符》自黄帝有之,盖圣人体天用道之机也。《经》曰:得机者万变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机者万变而愈衰,以至于亡。厥后伊吕得其末分,犹足以拯生灵,况圣人乎?其文简,其义玄。凡有先圣数家注解,互相隐显。后学难精,虽有所主...
人的本性有巧拙之分,但重要的是学会隐藏自己的弱点,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健,以应对外界的挑战。 《阴符经·中篇》 天生杀机,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 圣功生...
人有聪敏,有迟钝的,都应该做到因情势而隐伏藏慝,使人难窥个中深浅。人的九窍(指两耳两眼两鼻孔一口及两阴)会招来邪恶是非,但关键在于人的耳目口,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 火生于木,木就会被火烧掉;国家出了奸诈之人,成气候了,国家就必然灭亡。知道了这些道理并时时修炼不懈的人,才能成为圣人。
大字阴符经全文及译文 一、原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
阴符经全文及译文 阴符经原文 阴鸷鸟飞,云暗山竦。 关背石走,鸣练震怒。 岂知背走,乃盗名与。 对雨发云,唄霹雳布。 血鳞震怖,蒙忽启聋。 众鸣咸索,怖散忽逢。 虽惊厥秉,觐鼓无穷。 阴符经译文 阴沉的鸟儿飞过,乌云笼罩着陡峭的山峰。关背石路隐秘莫测,战鼓的咆哮震怒传来。谁会知道关背山路隐藏着...
《太公阴符经》是西周的姜尚(姜太公)所著,又称《太公阴谋》,为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太公》的谋略部分。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太公阴符经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全文及译文: 1.[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
白话译文 创作背景 《黄帝阴符经》传说是轩辕黄帝所写,但实质上不可能,有人说出于先秦。相传是唐朝(618~907年)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洛阳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李荃对《黄帝阴符经》题名的解释为“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称阴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