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 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登封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
第二十七章 阴符经 第二十八章 引炁入体 第二十九章 桃花符 第三十章 万邪袭扰 第三十一章 争夺 第三十二章 原来是你 第三十三章 玄学会 第三十四章 猪圈风水 第三十五章 山村意外 第三十六章 邪祟上身 第三十七章 送钱 第三十八章 迁坟 第三十九章 龙脉 第四十章 山野迷踪 第四十一章 千年古墓 第四十二章 ...
《阴符经》、《道德经》,是道家所特有的入门一关,《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提纲,二者同来源于《易经》。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旧题为轩辕皇帝撰。 阴者,暗也;符者,合也。阴符为暗合之意,乃潜藏密契之事者也,即宇宙天地之道暗合人事之道。 全书仅300多字,但言简而意远,文约而理奥,被历代...
阴符经1.4k+浏览 3k+喜欢 喜欢 《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与《混元阳符经》相配,论涉养生要旨、气功、房中等方面。关于成书有人说黄帝,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近代学者多认为其成书于南北朝。 作为一部高度精炼的道教经书,《黄帝阴符经》正如其他许多具有理性精神之道教学者所撰之作品一样,不是简单因袭易学...
在宋代的朱熹《阴符经考异》中,他曾这样描述:“《阴符经》这部三百字的经典,据说是李筌于石室中所得,传言为寇谦之所藏,实则出自黄帝之手。而河南邵氏则认为此书为战国时期之作品,程子则认为既非商末也非周末。时代久远,其详细来源已无从考证。然而,从文字气象来观察,此书绝非古书,除非深谙道学之人才可能...
《阴符经》全文共四百余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天道与人的关系。中篇主要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是论兵法战术。 上 原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则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译文:观察宇宙自然界的运行法则,用此自然法则来指导行动,就足够了。自...
《黄帝阴符经》注一 [唐] 李筌 神仙抱一演道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注:黄帝得贼命之机,白日上升。殷周得贼神之验,以小灭大。管仲得贼时之信,九合诸侯。范蠡得贼物之急,而霸南越。张良得贼功之恩,而败强楚。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
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唐代欧阳询书中楷《皇帝阴符经上中下三篇》清代翻刻版,徐州博物馆藏。欧阳询中楷《皇帝阴符经》原碑下落不明,清代杨映权偶得一拓本,并请石工高手翻刻,虽是翻刻,却笔意刚劲,法式严谨,亦属难得精彩之作。贞观五年孟春之月既望又六日,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