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砧①(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鹃鸣声凄切,最易引起羁旅愁思,猿啼凄惨...
孟郊写过一首《游子吟》,感慨亲情的珍贵。游子,成了孟郊身上的标签,也成了他反复创作的主题。他还写过一首《闻砧》,将游子情怀尽情展示。砧,是捣衣石,配合杵一同使用。闻砧,是听到捣衣的声音。闻声而动情,看看他想到了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孟郊被称为“诗囚”,相对于“诗仙”、“诗史”、“诗佛”这些...
闻砧 孟郊[唐代]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孟郊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以五言古诗为主,尤以描绘农村生活、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孟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但科举...
闻砧孟郊翻译闻砧孟郊翻译 闻砧,指的是孟郊的《闻砧》一诗。下面是该诗的翻译: 闻砧 夜深砧鸣冷萤飞,只解宝珠红欲滴。 年年岁岁石磊长,恍似座山寨上出。 冷萤,碧玉林中透,红宝珠,花满砌外粘,声与色兼成密。 唤人醒,月砧持,倒举砧如雪,动引行歌起。 持失中,拍中阗,歌和歌,歌何歌,如土茯苓味。
两首诗都围绕“听捣衣”声展开,表达的思想情感却有差异,对此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砧①(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解题步骤 悠然见南山比喻人应该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像南...
闻砧唐代: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
《闻砧》[唐]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诗翻译:杜鹃的声声啼叫听起来不是那么哀伤,孤独悲嚎的猿阵阵哀叫声听起来也不是那么悲切。在这样的清静寂寞的月光下,是谁家在捣衣而将砧板用棒槌敲打响起呢?一声一声的...
闻砧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孟郊wén zhēn闻砧dù juān shēng bù āi,duàn yuán tí bù qiè。yuè xià shuí jiā zhēn,yī shēng cháng yī jué。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chǔ shēng bù wéi kè,kè wén fā zì bái。chǔ shēng bù wéi...
闻砧 作者:孟郊 年代:唐 体裁:五古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作者小传】: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进士出身,曾任溧阳尉、协律郎等职。他一生困顿,诗多不平之鸣,用字追求“瘦”、“硬”。有《孟东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