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在古文中是听到的意思,之在这里是代词,代这件事。意思是听说了这件事,或者听到了某种声音
(《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
——《毛诗序》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出自《诗经》大序。意思是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赏析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闻:听到...
“闻之于宋君”的“闻”是“听见”的意思。出自春秋时期吕不韦的《穿井得一人》。作者简介: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且吾闻之的闻意思是听说。如:闻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其闻道也。——唐· 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不可得闻。——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又如:闻问(通音讯,获得音讯);闻道(闻知领会道理);闻说(听说);闻得(听说);闻知(听说;知道)扩展阅读:且吾闻之的意思是而且我还听说。出...
(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重点字词:道,说;之,代这件事;闻,使……听到。句意: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说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2)重点字词:使,劳力;于,从。句意: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3)重点字词:若此,像这样;若,如。句意:...
please,谢谢了 答案 代词,“这件事” 结果二 题目 桃花源记中“闻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please,谢谢了 答案 代词,“这件事” 相关推荐 1桃花源记中“闻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please,谢谢了 2 桃花源记中“闻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please,谢谢了 ...
《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新释 《成之闻之》(以下简称《成》)是郭店竹简中的一篇重要儒家文献。简文公布之初,整理者误将第28简当作第1简,将“……君子贵成之。闻之曰……”,读成“成之闻之曰:……”,这冥冥之中仿佛为后来的释读蒙上一层阴影。20余年过去了,虽然学者不断做出尝试,但《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使动用法。一、闻的释义 1、听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3、有名望的。4、名声。5、用鼻子嗅。二、字源解说 一个人跪坐着,用手掩嘴,夸大了的耳朵在听着什么声音。——这就是甲骨文“闻”的字形,本义是“听见”。后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