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层面看,家长应转变“唯分数论”观念,从培养一个完全有能力健康成长的人的角度去支持学校的闲暇教育,并在家庭中重视闲暇生活设计,过好闲暇生活,如通过家务劳动提高孩子的劳动意识,通过邻里社交锻炼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等。家长也应以身作则,科学管理自己的闲暇时间,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闲...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将闲暇教育定义为“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会表现在信念、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并且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或娱乐环境之中”,家庭闲暇教育一般是指家长充分利用现有的闲暇教育资源,...
1. 古代闲暇教育思想的萌芽 早在春秋时代,孔子便以其深邃的教育智慧,将“六经”和“六艺”作为教育课程的核心,其中便蕴含了闲暇教育的思想。孔子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修养和精神的愉悦。他强调教育应兼顾敬德修业与休闲游乐,以达到全面而完整的发展。这一思想在《学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书...
然而,人们并非天生具备闲暇精神,需要接受闲暇教育。我想,闲暇教育至少有三个方面:一、传授闲暇知识;二、打造闲暇精神;三、培养闲暇能力。 闲暇教育已经为全世界所关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都有了闲暇生活的目标。例如要认识到闲暇生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要...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研究者认为,闲暇教育是一种提高、充实人的精神境界的教育活动。通过闲暇教育,传授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树立科学的闲暇教育观念,从而使其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精力充沛、生活愉快的社会公民。美国学者J.曼蒂在《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对林...
《闲暇教育论》是2004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庞桂美。内容简介 我们编纂这套丛书,希望能反映国内外教育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能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体现中国特色。我们还希望这套丛书既能体现严谨学风,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有生动、活泼的文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些愿望是否变成现实,待这套...
一、闲暇教育的定义 闲暇教育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时间自由、没有固定学习任务和压力时,通过自主选择、兴趣导向的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自主性、个性化和情感投入,主要基于兴趣、实践和体验。 二、闲暇教育的形式 1. 兴趣爱好开发:个体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闲暇时间中进行自主学习。比如,通过...
如何看待闲暇教育?🤔 ### 一,背景自从“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们在校内外的学习负担明显减轻,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们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比以前少了许多,闲暇时间也多了起来。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学生们在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时常常感到迷茫,甚至觉得自己的闲暇生活枯燥无味,这可能会对他们...
一、闲暇教育意识淡薄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教育主体存在闲暇教育意识淡薄的问题。这一点从闲暇教育意义的认知、支持情况以及闲暇教育的开展情况可以看出。样本家长及教师对闲暇教育的实施均持有积极态度,且对闲暇教育意义的认识也均表示出接近相同的看法。这是开展闲暇教育的良好基础。原因在于从爱普斯坦交叠影响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