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认为,门罗没有一个故事是失败的。著名批评家詹姆斯·伍德(代表作《小说机杼》等)称,门罗好到根本不用争,“她的声望确凿得就像一个地址。”如今这个地址,伴随门罗的离去,将永远标记在她的14部短篇集中,熠熠生辉,不可撼动。对门罗的最好纪念,就是阅读她的作品。而她总能通过那些文字,馈赠给每一个...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2024),加拿大作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后来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同时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传遍全球,受到读者与媒体的高度评价。2013年10月10日,艾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撰文 |...
1823年,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发表国情咨文,提出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欧洲列强也不得干涉美洲事务,宣告“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种把拉美乃至西半球变成自己势力范围的主张被称作“门罗主义”。算起来,“门罗主义”提出已经200年了,打着这个旗号,美国在拉美的表现怎么样,我们不妨做个盘点。表现之一:强取豪夺 “...
周末悦读|她在中国度过50岁生日 她被誉为“我们的契科夫” 诺奖作家门罗去世 作品永恒 2024年5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在安大略省的霍普港去世,享年92岁。六十多年来,门罗一直通过短篇小说的视角来记录书写女性的日常生活,她的写作被《时代》周刊誉为“重塑了短篇小说艺术”。《卫报》...
“门罗主义”二百年 1823年12月,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发表国情咨文,宣扬“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一政策方针此后被称作“门罗主义”,其实质就是美国要独霸美洲,不允许欧洲国家染指。200余年来,美国抱持“门罗主义”,视拉美地区为“后院”,一次次对拉美发动入侵、策动政变、强加制裁、实施渗透,从中掠夺...
据《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加拿大著名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当地时间13日晚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去世,享年92岁。据报道,自2009年以来,门罗的健康状况一直在恶化,她接受了癌症治疗,但仍在坚持写作。报道称,门罗的作品被广泛认为是“无与伦比”的,其中多聚焦于处于不同人生...
当地时间5月13日晚,加拿大著名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于安大略省逝世,享年92岁。门罗的大部分作品在国内也都有中文版出版。艾丽丝·门罗 视觉中国资料图 加拿大企鹅兰登书屋表示,门罗在多伦多东部安大略湖的霍普港去世。门罗曾被美国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称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其作品...
当地时间5月13日晚,加拿大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于安大略省去世,享年92岁。2013年,时年82岁的门罗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颁奖词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却分量千钧: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的离世在文学界内外引发广泛关注。1981年,她曾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到访中国,并在广州庆祝了自己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