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客 [ zhù k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ù kè ] 从事铸造业的工商业者。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不落窠臼 休戚相关 响遏行云 方兴未艾 杞人忧天 欣欣向荣 汗牛充栋 狡兔三窟 ...
铸客铜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战国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今属淮南市谢家集区)出土,收藏于安徽博物院。圆口,方唇,鼓腹,圆底,附耳,耳的上部外侈,三蹄足。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文物历史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的朱鸿初等纠集100多人盗掘...
铸客大鼎,又称“楚大鼎”,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1933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鼎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礼器之一,主要用于祭祀宴飨,流行于整个青铜时代。楚大鼎不仅工艺高超,且腹部和足部都刻有“安邦”二字,堪称典型的“国之重器”。铸客大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腹围290厘米,重达40...
这件铸客大鼎便是 国家公祭鼎的原型 铸客大鼎,高113cm 重达400公斤 相当于6个成年男子的体重 而国家公祭鼎是 将铸客大鼎等比例放大铸造而成 国家公祭鼎,高1.65米 重达2014公斤 02 祈求安邦定国的重器 “安邦”却是楚人“最后的倔强”铸客大鼎 不仅体量巨大,而且细节拉满 圆口,鼓腹,双耳,三蹄足 ...
如今,铸客大鼎静静地矗立在安徽省博物馆的展厅中,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它不仅代表了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青铜器铸造工艺,更见证了楚国晚期的辉煌与衰落、战火的洗礼与和平的重建。而那前足根部和左腹下外壁上刻着的“安邦”二字,更是寄托了国人对于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每当人们走进博物馆,看到这座...
“铸客”这一称谓特别引人关注。它不仅指代了从事铸造业的工商业者,还暗示了他们与官府或督造机构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在古代,铸造业往往与官府有着紧密的联系,铸造业者不仅需要遵循官府制定的技术标准,还需要接受官方的监督和管理。根据郭沫若的描述,这些铜器产品上不仅会标明督造机构、司造的各级官...
博物馆说 安徽博物院:铸客大鼎 06:01 博物馆说 北京天文馆:玑衡抚辰仪 06:02 博物馆说 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华侏罗兽 06:20 博物馆说 陈云纪念馆:《随军西行见闻录》 05:56 博物馆说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南宋淳熙刻本 06:01 博物馆说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诸葛鼓 06:03 博物馆说 大连博物馆:焦裕禄...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我国禁止出国展览195件文物目录中的第19件——铸客大鼎,又称为楚大鼎、铸客铜鼎或大铸客鼎,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鼎,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圆形青铜鼎。在2002年1月18日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文 物 介 绍 这件大铜鼎的鼎口平沿处刻有铭文...
铸客铜升鼎,圆口,直壁,束腰,平底,蹄足。双耳外侈。腹有四兽,攀援直上,作向内探视状。战国时期青铜器 通高51厘米 口径48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腹饰羽纹,足根作兽首状。口沿有铭文9字:“铸客为王后七府为之”。古代贵族用鼎以“升鼎”为中心,因此有人把它称为“正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