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客大鼎,又称“楚大鼎”,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1933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鼎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礼器之一,主要用于祭祀宴飨,流行于整个青铜时代。楚大鼎不仅工艺高超,且腹部和足部都刻有“安邦”二字,堪称典型的“国之重器”。铸客大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腹围290厘米,重达40...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件文物,它见证了战火的洗礼,承载了千年的风雨,它就是铸客大鼎,又称楚大鼎。这不仅仅是一件青铜器,更是一段传奇故事的载体,让我们一同走进它的世界,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历史重量。这个鼎铸造于楚国晚期。当时,楚国在一次对秦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了铭记这份荣耀,楚国的工匠们...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我国禁止出国展览195件文物目录中的第19件——铸客大鼎,又称为楚大鼎、铸客铜鼎或大铸客鼎,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鼎,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圆形青铜鼎。在2002年1月18日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文 物 介 绍 这件大铜鼎的鼎口平沿处刻有铭文...
铸客大鼎,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公斤,体积在全国目前所有出土的铜鼎中是最大的,地位仅次于河南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铸客大鼎形制为圆形三足鼎,腹部微鼓,三只鼎足为兽蹄状,并装饰有浮雕旋涡纹。鼎颈的上侧附有双耳,耳的上部稍向外突出。鼎口平沿...
大部分被当时的民国政府收缴,有七百多件,目前绝大多数藏于安徽博物院。铸客大鼎,是目前所见春秋战国时代最大最重的青铜鼎,也是目前所见最重的青铜圆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国家公祭鼎”,就是以铸客大鼎为原型铸造。2002年,铸客大鼎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
铸客铜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今属淮南市谢家集区)出土,收藏于安徽博物院。铸客铜鼎的主人楚幽王,是楚考烈王之子。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后,其子楚幽王即位,在位10年,公元前228年去世。楚幽王去世5年后,楚国被秦国所灭...
📜 安徽博物院珍藏着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铸客大鼎,它也被称为“楚大鼎”。这件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400公斤,是1933年在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中出土的。🔍 铸客大鼎的设计独具匠心,形制为圆形三足鼎,腹部微微鼓起,三只兽蹄状足部装饰有浮雕旋涡纹。鼎颈上方附有双耳,耳部略微外突。前...
🏛️ 安徽博物院里珍藏着一件名为“楚大鼎”的国宝,它又被称为“铸客大鼎”。这个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公斤。由于武王墩墓随葬的大鼎口径更大,因此“楚大鼎”被称为“楚二鼎”,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文物出土的传奇故事 1933年,这个大鼎在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中被发现。有人说...
铸客大鼎,又称“楚大鼎”,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件珍贵的文物。 历史背景 铸客大鼎于1933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这座墓葬在当年被盗掘时,出土了大量文物,而铸客大鼎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出土,不仅揭示了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铸造技术,更见证了那段历史的风云变幻。
在东室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团队在南端发现了一件巨大的楚鼎。这件鼎不仅体型庞大,更彰显了墓主人的尊贵地位。其出土,无疑为武王墩的考古发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测量结果显示,这件楚鼎的口径宽达88.3厘米,高度约1.2米,其尺寸甚至超越了安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亦称铸客铜鼎)...